天水税务:多维发力育英才 青春赋能强根基
青年干部是税收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更是数字化转型条件下税费征管“强基工程”的核心力量。今年以来,天水市税务系统立足实际、创新路径,深入践行“1436”工作思路,围绕青年干部培养探索出一系列特色做法,从学习筑基到实践赋能,从制度保障到人文关怀,构建起多层次、立体化的培养格局,为全市税务系统人才队伍建设注入鲜活动能。
“学、践、研”一体化激活成长潜能
青年干部成长,既要“读万卷书”夯实理论,更要“行万里路”锤炼本领。甘谷县税务局以建强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为抓手,搭建“学、践、研”一体化成长平台,让青年干部在学中悟、在践中练、在研中进。在学习维度,打造“线上+线下+实地”多元场景,依托“学习强国”“学习兴税”等平台开展“云端随时学”,利用碎片化时间充电;开设“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伴随式申报风险提醒实战化培训项目”,邀请业务骨干、专家现场拆解难点;组织青年干部赴红色教育基地研学,重温入党誓词、传承红色基因,让理论学习从“枯燥灌输”变为“鲜活体验”。在实践维度,聚焦“实战练兵”,组建青年突击队投身税收征管改革、减税降费等重点任务,在数据核查、风险应对中挑重担;常态化开展税收宣传“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志愿服务,把政策送到纳税人缴费人身边;推行岗位轮换制度,推动青年干部从“专精单一岗位”向“通晓多域业务”的复合型人才转变。在创新维度,鼓励“破题攻坚”。设立青年创新项目,围绕“强基工程”关键领域探索解决方案;定期开展头脑风暴,集思广益破解税收工作难点;举办党史知识竞赛、税收业务比拼等活动,让青年干部在比学赶超中展现风采,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效能。
“选、育、用”全链条夯实人才根基
青年干部培养不是“一次性投入”,而是需要系统谋划、长效保障的“久久之功”。天水市秦州区税务局紧扣“强基工程”人才需求,以“选得准、育得好、用得当”为目标,构建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筑牢税务事业发展的“人才蓄水池”。在“育”的环节,分层分类精准施策,通过“新苗成长淬炼”“中坚骨干赋能”“银发智库传承”机制,完成“师带徒”结对200余对,“勤学课堂”“早学习”实现干部培训全覆盖,确保不同层级、不同年龄段干部都能“学有所获”。在“选”的环节,优化队伍结构,针对数字化转型需求,重点培育计算机、数据分析等专业人才,95%以上青年干部在智慧税务建设、减税降费退税等任务中勇挑大梁;调整10名经验丰富的干部充实风险核查岗位,专业岗位适配度提升50%。在“用”的环节,健全激励机制,推行“日常考核+专项考核+年度考核”三维评价体系,打破“论资排辈”,树立“能者上、庸者下”的鲜明导向,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青年干部有舞台、有奔头。
“思想+能力”同频共振涵养青年活力
青年干部成长,既需“业务硬实力”,也需“思想软实力”。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以“广微(魏)青年”团工作品牌为载体,打造“广微学堂”与“广微心语”双引擎,构建“思想引领+能力提升”双维培养模式,让青年干部“既长本领,又暖人心”。在能力提升上,“广微学堂”精准滴灌。按季度制定授课计划,邀请青年干部走上讲台,内容覆盖基础税源管理、风险识别应对、最新税收政策等业务知识,以及公文写作、协调沟通、工具运用等行政技能,每周定时开讲,将“被动听课”变为“主动授课”,在“教与学”中深化能力。在思想关怀上,“广微心语”温情护航。定期开展座谈交流,邀请思想理论深、业务本领强、人生阅历广的税务前辈担任“知心大使”,与青年干部分享工作经验、疏导心理困惑,引导大家树立“只有快乐,没有埋怨;只有努力,没有颓废;只有希望,没有气馁”的心态,为成长注入“心能量”,实现了“培养一人、带动一批、储备一库”的良性循环。
青年干部培养实践,既彰显了基层智慧,更凝聚起天水市税务系统“人才兴税”的共识。下一步,全市税务系统将持续总结推广基层经验,不断优化培养路径,引导广大青年干部在税收现代化的赛道上勇毅前行,以青春之力为“强基工程”落地见效、税收事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王娴)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