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财经新闻 >> 省内经济

瓜州:多维度举措筑牢采棉季民生保障屏障

2025-10-11 15:19 来源:中国甘肃网

  连日来,瓜州县23万亩棉田裹满银絮,正式进入采收旺季。各乡镇田间地头里,5405名外来采棉工的身影穿梭忙碌,指尖翻飞间将雪白棉朵收入袋中。为守护采棉工生产生活安全与合法权益,瓜州县就业服务中心携手劳动保障维权中心,深入各乡镇棉区开展专项行动——既做采棉工需求的“摸排员”,也当安全防线的“守护者”,成为急难愁盼问题的“解决者”,用一系列暖心举措筑牢民生保障屏障。

  暖心摸排:三维统计,摸清需求“活台账”

  “李大哥,您这采收速度真利索,一天能采120公斤吧?家里人知道您在这儿干活顺不顺利?”在广至藏族乡的棉田作业区,劳务专干蹲在齐腰的棉垄旁,一边跟着采棉工李大哥的节奏记录采收数据,一边拉着家常了解生活近况。

  这样的场景,是瓜州县创新推行“三维统计法”的生动缩影。为精准掌握采棉工需求,工作人员从“田间实地记录、宿舍深度访谈、台账交叉核验”三个维度发力:在田间,紧盯各乡镇植棉面积、合作社用工计划,摸清历年采棉工流动规律;进宿舍,坐在宁夏籍王大姐的床边促膝长谈,“大姐,这屋夜里冷不冷?吃饭方便不?有需求尽管开口”,逐一提炼住宿反馈与服务诉求;后台则通过台账交叉比对,将采棉工来源地、务工时长、技能水平、薪资预期等关键信息录入动态台账,真正实现“底数清、数据准、情况明”,为后续服务找准方向。

  暖心护航:隐患排查,织密安全“防护网”

  棉田采收季节奏紧,临时设施多,安全隐患也随之增多。针对这一特点,工作人员对棉田机耕道、采棉工临时宿舍、田间配电设施等关键区域展开拉网式检查,不放过任何一处细节:消防方面,弯腰查看灭火器是否过期、抬手确认消防通道是否畅通,确保火灾突发时能快速处置;农机安全上,围着采收机械逐项检查防护装置是否齐全、询问操作人员流程是否规范,避免采棉工协助作业时受伤;住宿安全里,俯身摸查取暖设备温度、开窗感受通风状况,从源头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呼吸道疾病等问题。

  “刚到瓜州没几天,就有人上门查安全、解疑问,连薪资怎么结算都讲得明明白白,在这儿干活心里特别踏实!”来自宁夏的马师傅笑着竖起了大拇指。

  暖心服务:多元延伸,搭建便利“服务站”

  “以前找棉田活,得在路边挨冻受晒,下雨连个躲处都没有。现在有了零工驿站,环境好、能停车,登记完很快就匹配到岗位,收工还能在这儿歇脚,太方便了!”灵活就业者王艳芳的感慨,道出了瓜州县服务升级的实效。

  今年,瓜州县以县城新建零工驿站为核心,将服务触角延伸至采棉工身边:驿站内,专属停车位整齐排列,综合服务、信息发布、劳务洽谈等功能区划分清晰,专职人员提供“一站式”对接;线上,“零工就业云聘平台”微信群实时推送用工信息,“码上就业”小程序精准匹配岗位,定期开展的“直播带岗”更是让采棉工足不出户就能找活;此外,驿站里免费供应的纯净水、随时可用的充电插口、全覆盖的Wi-Fi,解决了采棉工的日常需求,而专门设立的劳动争议调解岗与法律援助台,更让就业服务与权益保障实现“无缝衔接”。

  暖心续航:长效发力,守护权益“不打烊”

  保障采棉工权益,不止于当下,更着眼长远。瓜州县人社局将持续发力,优化服务:动态更新需求台账,依据采棉前期、中期、后期的不同需求,深挖采棉工潜在诉求,为服务策略调整提供数据支撑;健全安全排查机制,在定期检查基础上增加不定期抽查,扩大排查范围,把新出现的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丰富驿站服务内容,增设技能培训课堂与文化娱乐区域,定期组织采棉工开展技能交流活动,同时优化线上服务平台,提升用工信息推送的精准度。

  从“一时暖”到长久护,瓜州县正以长效行动,为采棉工打造更优质、更全面的服务环境,全力保障整个采棉季平稳有序,让每一位采棉工在异乡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魏鸿娇/文 张晓玉/图)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