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财经新闻 >> 省内经济

窑火千年 筑新而行——华亭陶瓷的破局之路

2025-10-15 14:45 来源:中国甘肃网

  守正不守旧,创新不失根。在陇东华亭,从手工匠心到工业智慧,从千年窑火到现代化厂房,安口窑以一场跨越古今的对话,回答了传统工艺如何在时代巨变中生生不息的命题,华亭陶瓷正在走出一条文化传承与产业振兴融合发展的“破局之路”。

  在华亭市博物馆陶瓷展馆,历史的线索在此汇聚。从宋元的古朴到明清的繁复,安口陶瓷的演变序列清晰可见。不同于官窑的精雕细琢,这里的器物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承载着市井生活的温度与记忆。

  “安口窑的独特在于它的‘接地气’。它不追求官窑的极致精美,而是融合南北技艺,服务百姓生活。这一件件温润的器物,记录着数百年的审美流变与商贸往来,是一部‘活着的民俗史’”。华亭市博物馆宣教部讲解员江丽英将安口窑瓷器的独特之处娓娓道来。

  站在陇窑遗址上,碎瓷铺就的古道在脚下蜿蜒,陶罐垒砌的墙垣静默伫立,破败的窑膛内,琉璃质结晶的光辉随着岁月逐渐黯淡。当守正遭遇生存压力,当传承面临时代挑战,“破局”不再是选择,而是唯一的出路。为守护古窑遗址的文化根脉,让传统技艺在现代产业链中重获新生,安口镇在保护与开发之间寻求平衡,形成了文化赋能产业,产业反哺文化的良性循环。

  安口镇文化旅游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王丽娜阐述了“承前启后”的发展思路:“在推动陶瓷产业发展的同时,我们积极构建‘以点带线、以线扩面’的文旅融合发展格局,以高镇传统村落保护性开发为核心,整合安口古窑遗址、陶瓷企业及陶瓷展馆,串联形成陶瓷文化体验线路。依托高镇传统村落和陶瓷产业基础,探索推动陶瓷主题民宿、特色餐饮、研学体验等多业态融合发展,在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上逐步构建集观赏、体验、消费于一体的陶瓷文化休闲基地。”

  转型之路,始于观念之变。传统与现代,从来不是对立的选择题。走进甘肃科能集团的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的忙于分拣包装,机械压坯代替了手工拉坯,流水线施釉取代了手工绘制,数字化控制的窑炉取代了老师傅的“火眼金睛”。然而,琉璃瓦及仿古配件上那些精美的纹饰,正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着传统的生命力。

  “选择在安口窑旁投资建厂,正是看中了这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资源优势。琉璃瓦既承载着中国建筑的传统,又能满足当代审美需求。我们依托本地优质的陶土资源、扶持政策和稳定的能源供应,建成西瓦和仿古配件两条生产线,不仅有效解决了附近劳动力就业问题,更实现了产值4170万元,销售1489万元的经济价值,让古老技艺焕发新生,真正‘筑’就现代生活。”甘肃科能集团办公室主任张雅妮表示。

  连接古老与现代的,不仅是文化的传承,还有一条隐形的“能源血脉”。曾经为古窑提供燃料的煤炭,如今转化为电能与燃气,驱动着现代化窑炉,成为这座“煤城瓷镇”进行产业跃迁的底层动力。

  从千年窑火到机械化生产线,华亭陶瓷的破局之路成果丰硕——传统技艺转化为年产值超四千万元的支柱产业,传统纹样借助现代工艺重返当代生活,资源型城镇成功实现绿色转型。这场突围不仅实现了文化传承与产业振兴的双向赋能,更打造出传统工艺现代化转化的“华亭样本”。窑火不熄,唯变所适,这场破局之路证明:真正有生命力的传承,既能在博物馆中守护历史,更能在产业链上创造未来。(朱成刚 文/图)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