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财经新闻 >> 新闻资讯

共探英语教学新路径,共绘西部教研新篇章

2025-10-31 16:05 来源:兰州市外国语学校

  2025年10月29日,由兰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兰州、银川、西宁、绵阳四市教研机构共同协办的“西部教研共同体聚焦‘学段衔接’——新课标、新教材、新实践义务教育英语主题教研活动”在兰州市外国语学校成功举行。

  本次活动汇聚了西部四地英语教研专家与一线教师,通过专题报告与圆桌论坛等形式,共同探索英语教学在学段衔接中的实践路径,为推动西部义务教育英语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活动由兰州市教育所发展室田黎主任主持。

兰州市教科所高国君副所长发表致辞

  高所长对与会专家及四地同仁表示热烈欢迎,回顾了西部教研共同体在打破地域界限、探索核心素养落地路径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并介绍兰州市“决战课堂”的实践成果。

  甘肃省教科院英语教研员任志娟老师也为与会老师送上寄语。任老师提出新课标要求英语教学从知识传授转向核心素养培育,实现“通过英语育人”。她呼吁教师深度研读课标、主动研究学段衔接路径,并依托西部教研共同体加强协作,共同推动英语教育质量提升。

  本次活动邀请到了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程晓堂教授为大家进行专题讲座。

  程教授在题为《新课标新教材下英语教学的新要求》中指出,当前中学英语课堂仍存在对教学目标理解不清、过度依赖语言知识讲解、语境创设不真实、应试练习过多等问题。他强调,教学应注重真实语境中的语言感知,避免编造语句,并充分利用教材语篇,挖掘其教学价值。同时,教师应围绕单元主题适当补充语篇,依据英语学习活动观设计教学活动,倡导学生在“体验”中学习,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语言运用能力。

  来自绵阳市教科所的教研员王能钗老师从政策导向切入,直指学段衔接的核心难题——因各学段彼此不了解而导致的相互指责。通过师生访谈精准诊断出策略、思维、知识等方面的断层根源,进而提出破解之道:需贯通育人观念,并开展区域路径探索与校本实践,强调通过阅读有效提升词汇量,实现学段间的无缝衔接。

  银川市英语教研员梁银院老师在讲座中深入剖析了学段衔接中的核心问题,如语篇难度跃升、评价标准不一等。他提出以语篇为轴设计连续任务、强化形成性评价、实施分层支持等策略,致力于构建纵向进阶、读写联动、精准支持的衔接路径,助力学生实现平稳过渡与持续发展。

  西宁市虎台中学李海霞老师探讨了中小学英语的衔接问题。她指出,学生从小学升入中学,面临学习要求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评价方式从单一到综合的转变。当前主要挑战包括学生基础不均衡、存在畏难情绪及学习习惯欠佳。对此,她建议教师需注重情感衔接,并通过指导学习方法、利用碎片时间、设计梯度提问等方式,帮助学生顺利过渡。

  专家讲座后,我校外教中心魏育胜主任组织与会专家举行了一场圆桌论坛。王能钗、梁银院、李海霞、阳韶晖、窦淑丽、田黎等几位专家,针对前期调查问卷中老师们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有关小初学段衔接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专家们建议建立协同备课与听课机制,并善用学生成长档案。在词汇语法教学上,强调“小学与中学双向奔赴”,主张在阅读中自然习得,同时各学段须确保完成自身教学任务。面对学生差异,专家提倡因材施教,并探讨了开发数字化衔接课程的可能性,旨在降低难度、培养习惯,并辅以导师制与家校合作。最后,专家们一致强调,教育应超越功利,致力于培养“完整的人”。

兰州市外国语学校王亚东校长做会议总结

  王亚东校长首先代表学校向程晓堂教授及四城教研团队致以诚挚感谢。王校长说到,本次教研活动以“新课标?新教材?新实践”为主线,通过专题讲座、经验交流与圆桌论坛,深入探讨英语教学新路径。程晓堂教授直击教学痛点,多位教研员分享了从课堂实施到评价创新的实践经验。活动以“线下+云端”模式打破地域限制,促进了跨区域资源共享与教育共识凝聚,为西部英语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此次教研活动以“学段衔接”为核心,通过专家引领与跨区域智慧共享,为西部英语教育提供了新思路与新路径。展望未来,四城市教研共同体将继续深化合作,共绘“新课标·新教材·新实践”的育人蓝图,助力西部英语教育迈向高质量、均衡发展的新台阶。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