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财经新闻 >> 新闻资讯

白银市妇幼保健院中医适宜技术点亮产科“暖心路”

2025-11-03 17:07 来源:中国甘肃网

  “您试试轻轻按这个耳穴,酸胀感能缓解宫缩痛。”白银市妇幼保健院产科病房里,主治医师刘艳霞指尖捏着圆润的耳穴压丸,精准贴在产妇张女士的耳廓反射区。阳光透过窗棂落在她白大褂上,这抹温暖的身影,正是该院产科中医适宜技术落地生根的见证者。

  2024年甘肃省“十个多一点”暖心行动启动后,白银市妇幼保健院产科迅速响应,将中医智慧融入母婴照护。“当时就想着,要让‘多一点舒适’‘多一点帮助’‘多一点安慰’‘多一点关怀’不只停在纸面上,要应用到分娩镇痛当中去,为产妇减轻疼痛。”刘艳霞摩挲着手中的揿针托盘,回忆起技术引入初期的探索,“产科服务的特殊性在于,孕产妇既怕痛又怕药,中医‘简、便、验、廉’的优势刚好契合需求。”

  最让刘艳霞难忘的是去年深秋的那位孕吐患者。孕8周的李女士因妊娠剧吐体重骤降,无法进食,滴水难进的她被家人搀扶着入院时,眼神里满是绝望。刘艳霞整体辨证论治,在常规补液基础上,为她贴上了调和脾胃的穴位贴,辅以微型揿针持续刺激。当天就有了效果,孕妇可以正常吃饭,身体也恢复了很多。

  产后康复区的储物柜里,整齐叠放着粗布缝制的热盐包,这是刘艳霞和同事们根据产妇体质改良的“暖心神器”。“粗盐加艾叶、生姜炒制后封装,微波炉加热就能用,对孕期腰背疼、产后宫缩痛特别管用。”她拿起一个盐包示范,“有位二胎妈妈说,头胎时靠止痛药扛腰痛,这次用盐包敷了三天就缓解了,还能自己抱孩子。”

  除此之外,中医泡脚包则成了产后水肿产妇的“福音”。今年春天,顺产的王女士因下肢水肿连鞋都穿不上,刘艳霞为她调配了含益母草、红花的中药包。“每天泡20分钟,泡到膝盖以下,配合穴位按摩。”刘艳霞翻开护理记录,“第二天水肿就消了,她出院时特意说,这比打针吃药踏实多了。”还有针对伤口水肿的产妇,她精心调配大黄芒硝包,敷在剖宫产刀口和会阴伤口上,既可以消炎也可以消肿,为患者减少痛苦。

  刘艳霞介绍,中医适宜技术在不孕不育方面也有很好的效果。这些看似简单的中医技术,背后是科室团队的精心打磨。为契合“十个多一点”暖心服务要求和专业品质提升,刘艳霞牵头整理了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要点,并将穴位贴敷的药物配比、揿针留置时间、盐包加热温度等细节逐一明确。她说:“比如孕吐的穴位贴,要根据寒热体质调整药材,脾胃虚寒加干姜,胃热加竹茹,这样效果才精准。”

  一年多来,中医适宜技术已融入产科全周期照护:孕期用穴位贴、揿针缓解孕吐失眠,分娩时靠耳穴压丸辅助镇痛,产后借热盐包、泡脚包促进康复,备孕阶段通过辨证调理改善体质。“‘十个多一点’的核心是把患者放在心上。”刘艳霞望着路过走廊的产妇,温柔地说:“这些银针、豆粒、盐包,看似微小,却能实实在在减轻痛苦。看到她们从焦虑到安心,从绝望到欣喜,就是我们最大的成就感。”

  白银市妇幼保健院的产科病房里,这些带着温度的中医适宜技术,正如同点点星光,在‘十个多一点’暖心行动的实践中,照亮母婴健康的道路。(图/文 白银市妇幼保健院)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