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财经新闻 >> 省内经济

致敬记者节:追“光”而行 “融”向未来

2025-11-10 17:03 来源:中国甘肃网

  光影为证,岁月为章。在瓜州这片热土上,有这样一群追“光”者,他们始终步履不停,以笔尖为媒、以镜头为眼,用“融”媒视角,记录时代变迁、传递家乡声音,在追“光”路上笃定前行。今年的11月8日是第26个中国记者节,让我们将镜头对准一线新闻工作者,讲述他们的故事,倾听他们的心声。

   

  清晨的寒意尚未褪去,瓜州县融媒体中心的记者们已整装出发,他们肩扛摄像机、手提三脚架,在项目一线捕捉发展动能,在田间地头定格民生温度,在乡村院落倾听群众心声,用脚步丈量热土,用镜头记录变迁,让每一份实干与坚守都被看见、被铭记。

  “扎根新闻行业二十多年,最深的体会就是记者是‘手艺人’,跑现场要脚踏实地、找群众聊天要推心置腹、写新闻稿件要精益求精,这些‘笨功夫’是新闻报道的根基。融媒体时代赋予我们更广阔的平台,却从未改变新闻的本质与我的初心。我们依旧在‘快准实’的传播节奏里,守住‘深暖真’的报道底色,让每一段文字、每一帧画面都带着泥土的温度与时代的质感。”瓜州县融媒体中心采集部主任王翠说。

   

  在瓜州县融媒体中心业务楼内,同样是一幅忙碌场景,新媒体记者紧盯屏幕,精剪画面、巧配文案,以专业赋能新闻快传;播音员端坐演播室,字正腔圆传递发展强音;电视新闻后期编辑反复打磨镜头语言,让各行各业的实干身影在银屏上生动呈现。

  “话筒是‘战场’,镜头是‘窗口’,每一次播音既要以专业功底把权威信息说准说清,更要用真情实感让报道有温度、有共鸣。记者节对我来说是份鼓励,更是鞭策,往后我会继续深耕主业,用年轻人的视角,把瓜州的发展变化、民生百态,生动地讲给更多的人听。”瓜州县融媒体中心播音员冯丹说。

   

  基层是新闻的富矿,乡镇宣传专干则是挖掘富矿的“先行者”。瓜州县各乡镇、社区的宣传专干,也经常深入村组、楼院,他们既是政策的“宣传员”、群众的“贴心人”,也是发展的“记录者”。他们扎根一线,脚踩乡土听民意,心贴群众传民声,以宣传之力架起连心桥,为全县新闻宣传工作注入最鲜活的基层力量。

  “这几年来,我有幸以基层宣传专干的视角,亲眼见证和记录家乡的变迁,坑洼颠簸的乡间小路变成了平坦的柏油路,闲置旧屋改造为独具特色的乡间民宿,每一点变化和发展都让我自豪。未来,我会继续当好家乡发展的‘代言人’,让更多人看见新时代乡村的新面貌、新希望,让家乡声音传得更远。”瓜州县锁阳城镇宣传专干常思雷说。

  

  “社区宣传工作要做好,不仅要把政策讲明白,更要把群众的心声听进去。今后,我将以‘多渠道宣传+精准化服务’为抓手,既用好线上线下平台拓宽宣传覆盖面,又聚焦群众需求细化服务举措,用心用情做好宣传工作。”瓜州县渊泉镇祁连社区宣传专干解玉萍说。

  这一年,我们风尘仆仆捕捉闪光瞬间,这一年,我们脚踩泥土行稳致远。在光影交织之间,我们以笔尖为犁、以镜头为眼,勾勒瓜州发展的铿锵足迹,定格城乡蝶变的生动图景,传递群众心底的真挚心声,用担当与热爱,为时代留痕、为家乡添彩。

  2025年,瓜州县广大新闻宣传工作者始终坚持“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履行好新时代赋予的职责使命,积极围绕中央及省、市、县委部署,全方位、高质量,大密度、多层次进行宣传报道,讲好“瓜州故事”,持续扩大瓜州对外影响力。至目前,传统媒体端电视、广播新闻栏目播发新闻稿件近3000条,在中央广播电视台等央媒播发稿件120余条、省广播电视总台播发370余条,酒泉市融媒体中心播发320余条;“今瓜州”APP、“瓜州发布”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新媒体端发布新闻稿件10000余条、各类海报、短视频3600余个,开展各类直播活动40余场次;创作招商引资、文旅推荐等专题片、宣传片、MV50余部,为瓜州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孙瑶 马万旭 文/图)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