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北:三维发力让巾帼力量“活”起来
从传承民族技艺的巧手,到驾驭电商浪潮的新农人;从养老护理的贴心人,到勇立潮头的创业先锋……
近年来,肃北县妇联紧扣妇女就业创业需求,从技能赋能、平台搭建、创业扶持等方面精准发力,深入推进“巾帼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助力妇女在就业创业舞台上实现人生价值、绽放巾帼光彩,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巾帼动能。
技能赋能,让“指尖技艺”变“指尖经济”
“以前这些手艺就是自己用,没想到还能变成钱!”一位刚参加完蒙古族刺绣培训的妇女玉木草欣喜地表示。针对妇女就业创业的技能短板,肃北县妇联坚持“需要什么培训什么”,量身定制“菜单式”课程,构建起覆盖民族特色技艺、民生服务、电商运营等多领域的立体化培训体系。
在民族技艺传承领域,蒙古族羊皮画制作、特色服饰裁剪、草原奶食品加工等培训班已举办12期,惠及妇女770人次,成功将文化传承与增收致富紧密结合。
面对民生服务领域的人才需求,县妇联联合人社部门创新采用“理论+实操+认证+推荐”模式,今年已培训养老护理员、育婴员等重点群体妇女80余人。为适配数字经济发展浪潮,联合祁连牧场等企业开展“陇姐带甘味”助农直播、电商实操技能培训,覆盖各族妇女40人,有效助力奶食品、牛羊肉等本地特色农产品通过电商渠道拓宽销路。
搭建平台,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
线上动动手指,岗位信息尽在掌握;线下招聘会开到家门口,精准对接就业需求。肃北县妇联充分发挥“联”字优势,织密“线上+线下”就业服务网络,全方位赋能妇女就业创业。

线下,“春风送岗”“三八专场”等招聘活动常态化开展,把就业机会直接送到妇女群众身边;线上,依托“码上就业”平台、县妇联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矩阵,持续推送岗位信息并开展直播带岗,今年已推送就业信息8期,真正实现“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与此同时,县妇联将“妇女微家”“妇女之家”精心打造成妇女就近、灵活就业的“便民驿站”,让这些阵地成为社区村落里温暖的就业支撑点。党城湾镇的单翠文就在阵地助力下创办“草原巧手工作室”,独创“传技艺、传文化、传信心”的“三传”教学模式,今年已培训妇女30人次;非遗传承人娜仁其其格则以“妇女微家”为载体,不断开发“乌仁岱娃娃”、民族围巾等文创产品,使其工作室成为集非遗传承、就业孵化、文旅融合于一体的示范标杆。
精准扶持,为创业梦想“雪中送炭”
资金是创业的关键一环。肃北县妇联积极争取省级妇联奖补资金,采取“妇联+企业+基地+妇女”模式,打造巾帼就业创业基地,着力破解“资金瓶颈”。
“我们公司一直想继续研发新产品,同时吸纳更多周边妇女灵活就业。在‘娘家人’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有了更充足的资源对新员工进行深度技能培训,非常感谢妇联!”肃北县富边电子商贸公司负责人格尔图沙尔说。目前,该公司已吸纳15余名妇女就业,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和本地奶食品产业发展的巾帼力量。
此外,“巾帼家美积分超市”以积分兑换激发妇女参与治理与创业的热情;“娘家人暖心角”则为环卫女工、快递员等新就业形态女性提供歇脚点与心理关怀,让创业就业之路充满温暖。
从技能课堂到就业岗位,从创业初期的扶持到成长路上的引领,肃北县妇联用一系列务实举措,擦亮了“巾帼就业创业”服务品牌。如今,妇女们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在特色产业的发展中,正用勤劳与智慧书写着“就业有门、创业有路”的精彩篇章,成为肃北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一股持久而鲜活的巾帼力量。(文/图 张娅妮 徐园)
- 2025-11-13兰州城关区:携“绿”而行 交出亮眼生态成绩单
- 2025-11-13甘肃公航旅金融仓储基地以“仓储+供应链”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
- 2025-11-13武威市百余项活动点燃冬春文旅热潮
- 2025-11-13兰州城关区:全力打造数字信创产业高地
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
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