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甘肃达利的十年A级纳税人之路
“在食品行业,匠心是对产品品质的坚守,而信用则是企业立身的根本。这两者,共同构筑了我们快速发展的双引擎。”甘肃达利食品有限公司厂长曾泽强道出了企业连续十年获评纳税信用A级的感悟。在他看来,这块“金招牌”的含金量,远比利润报表上的数字更为厚重。
甘肃达利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甘肃达利),作为全国最大的马铃薯淀粉生产基地及达利集团西北地区综合性食品加工企业,其发展轨迹印证了一个道理:诚信合规经营与商业成功从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十年磨一剑,甘肃达利用十年的时间坚守,将“依法纳税、诚信经营”从一句口号内化为企业的基因,走出了一条以信用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坚实路径。
匠心筑基:把诚信合规“揉”进每一个环节
走进甘肃达利的洁净生产车间,浓郁的麦香与奶香扑面而来。从投料、搅拌、成型、烘烤到冷却、包装,全自动烘焙生产线正有条不紊地运行。在这里,诚信合规的理念如同生产线上的原料,被严格“揉”进了每一道工序。食品加工行业从原料采购、生产投料到成品销售,涉税风险点遍布全流程。如何确保在高速发展中将诚信合规管理落到实处,是摆在企业面前的共同课题。
“诚信合规不是财务一个部门的事,它必须贯穿于业务流程的每一根毛细血管。”甘肃达利财务负责人林志华介绍,公司近年来致力于构建“业务驱动、财务协同、税务合规”的三位一体内控机制。为将税务合规要求深度嵌入业务流程,在税务部门帮助下,公司编制了《财税合规操作手册》,将采购、生产、销售等各环节涉及的税务风险点逐一梳理,明确相应的控制措施和审核标准。
“这份手册就像我们的‘合规导航’。”林志华举例说,“比如在采购环节,手册不仅要求取得合规发票,还对发票取得时间、内容等提出了具体要求。业务人员在发起采购申请时,就必须同步完成税务合规性自查。”
在实际操作中,公司建立了“财务业务双审核”机制。办税人员陈锦麟对此深有体会:“以一份采购合同为例,业务部门签署后,必须先经过财务部门审核,针对其中的税务条款,确认发票类型、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等要素无误后,合同才能进入执行阶段。这种前置审核让我们成功拦截了多起可能因合同条款模糊引发的税务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还将税务合规要求纳入各部门的绩效考核体系。“我们现在不只关注业务部门的销售额,还要考核其税务合规性。”林志华补充道,“这种制度设计让业务员工的观念从‘要我合规’转变为‘我要合规’。”
这一套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使得税务合规不再是事后的补救措施,而成为业务开展过程中的自觉行动和必然环节,为企业的稳健发展构筑起坚实的“防火墙”。

图为甘肃达利食品有限公司厂长为税务人员介绍车间成品合格品与不合格品看板
源头臻选:闭环管理守护每一份“甜蜜”
对于采购马铃薯、面粉等原材料的公司来说,票据核验和进项税抵扣管理一度成为合规管理的难点。林志华介绍:“若出现发票信息与合同主体信息不符、农产品销售发票项目混淆等问题,会导致发票无法入账也无法抵扣,直接影响财务处理和纳税申报,引发一系列连锁问题。”
近年来,公司建立严格的内部审核监督机制,并辅之以《财税合规操作手册》,实现从“被动纠错”到“主动防控”的转型。林志华表示:“在财税管理中,我们充分考虑了纳税申报数据需求,以及票据管理方面的风险点。”
在购进环节,公司根据原材料的不同涉税属性,实施差异化的税务管理策略。针对从初级生产者处采购的马铃薯等农产品,公司严格规范获取自产农产品销售发票;而对于外购的饼干粉等已缴纳增值税的深加工原料,则严格执行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制度。公司建立了专门的票据审核岗位,配备专业人员对各类发票进行系统性校验,审核内容不仅包括发票本身的真实性与格式合法性,更注重其记载内容与业务实质的一致性,以及与交易对方资质的匹配度,确保每一张入账发票都完全符合合规要求。
进入纳税申报阶段,公司财务人员通过电子税务局平台,准确填报《增值税进项税额明细表》,在完成数据复核后提交申报。系统自动对进项税额与对应发票金额的逻辑关系进行校验,有效防范了人为差错,显著提升申报质量与工作效率。
为充分证明涉税业务的真实性,公司对全部购进业务实行“一笔一档”的标准化管理。以典型的马铃薯采购业务为例,企业系统性地归档包括种植单位用地证明、采购订单、货物过磅单、质量检验报告及银行付款凭证在内的全套业务资料,形成完整、可追溯的业务证据链,确保所有税务处理均有扎实的业务实质支撑,随时备查。
这套涵盖“分类管理—票据合规—准确申报—资料备查”四大环节的闭环管理机制,已全面应用于从马铃薯、饼干粉到包装辅料等所有物料的购进过程,切实做到了进项税额的“应抵尽抵、合法合规”,为整个增值税管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为税务干部为甘肃达利食品有限公司厂长讲解税收政策
诚信烘焙:“金招牌”通达每一片天地
纳税信用A级,不仅仅是一张挂在墙上的荣誉证书,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它正演变为一张分量十足的“实力认证”和“市场通行证”。
“如今,在参与大型商超的供应商招标时,纳税信用等级已成为一项核心的‘硬指标’。”厂长曾泽强坦言,十年前公司或许更看重这份荣誉带来的精神激励,而今天,它已直接转化为商业竞争力。
2024年,甘肃达利凭借连续十年A级纳税人的诚信口碑,成功入围省内多家大型连锁商超的供应商名单,新增合作门店超过300家,稳固了企业在食品饮料西北市场的占有率。更为可贵的是,公司还被评为“武威市食品安全诚信示范企业”。纳税信用与商业信用形成了良性互促的闭环,赢得了上下游合作伙伴的深度信任,供应链关系愈发稳固。
这份信用,也转化为了真金白银的发展动力。凉州区税务局针对食品加工企业的发展特点,坚持“量体裁衣”,提供精准化的税收服务,为像甘肃达利这样的龙头企业注入了强劲动力。
“税务部门不是等到我们出了问题才来,而是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主动送来政策‘及时雨’。”曾泽强回忆道,在企业计划引进全新的全自动烘焙生产线时,税务部门的“专家团队”主动上门,带来了整理好的政策汇编。“他们针对固定资产一次性税前扣除、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等政策进行了专项辅导,让我们在设备投入时就能清晰规划税务成本,这坚定了我们转型升级的决心。”
2024年以来,甘肃达利累计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达9016.9万元。这笔宝贵的资金活水,被迅速投入到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中,公司成功引进了数条全自动烘焙生产线,并依托资金优势,开发出符合现代健康理念的低糖、粗粮系列新产品。
“十年的A级纳税人之路,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信用是永不贬值的无形资产。”曾泽强总结道,“它就像我们生产的饼干,需要日复一日地精心烘焙与守护,一旦出炉,其价值便能滋养企业发展的每一天。”展望未来,曾泽强表示甘肃达利将继续守护好“依法纳税、诚信经营”的生命线,让这份历经时间淬炼的“信用”味道,飘得更远,历久弥香。(文/图 陈国玺 俞瑞斌)
- 2025-11-14国网甘肃电力在国网第十届供电“服务之星”竞赛中获佳绩
- 2025-11-14兰州陇派文化用匠心唤醒千年非遗的璀璨光辉
- 2025-11-14武威市福彩中心开展2025年冬季消防安全培训及消防演练
- 2025-11-14瓜州:擘画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图景
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
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