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城关区:加速完善创新体系 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
“十四五”以来,兰州市城关区科技局以“强科技”行动为总领,以全面深化与科研“新四军”合作为抓手,认真落实1139工作部署,不断优化创新生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区科技事业取得显著成就。首套国产重离子治癌设备打破国际垄断,荣获国家和省级技术发明奖等279项,2025年位列全国创新百强区第67位。

综合科技进步水平稳步提升
五年来财政科技投入持续增长,从2020年的5424万元增长到2024年7363.74万元,占比达1.27%,创五年内新高;年技术交易合同成交额从45.64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50.5亿元(区科技局完成登记31.52亿元),占全市的37.4%。各级重点实验室累计达61家,技术中心、创新中心、国合基地等各类创新平台216个,大学科技园2个,科技企业孵化器5个,众创平台44家。截至2024年末,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191家,占全省的7.8%,全市的17.5%,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感谢提供这么高水平的平台,在比赛中评审专家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后期我们也会进行深刻的学习和应用。”参加完2025年创新创业项目评审大会的选手徐帅感慨地说。“十四五”期间,全区上下从深化机构改革、建立健全机制、构建科创平台、强化技术攻关、增强创新能力等方面下功夫、出实招,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形成经济社会领域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良好势头,加快建设创新兰州,取得了突出成效。

创新体系建设加速完善
为进一步破解“资源碎片化”困局,城关区积极响应国家中西部战略科技力量布局,截至2025年1月,兰州大学天然产物化学等12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完成重组。2025年初,全市科技大会首次提出打造“黄河百里科创大走廊”,在全市范围内建设20个科技创新平台,城关区聚焦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重点方向和领域,打造兰州智汇科技创新园、兰州数据要素产业园、中国生物西北科创园等3个平台。在重离子物理、化学、大气、草业、冰川冻土等学科方面比较优势明显,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有较强的技术优势,在核技术领域形成一定竞争力,首套国产重离子治癌设备打破国际垄断,展现了“创新兰州”的硬核实力。
科技创新环境显著改善
“十四五”期间,城关区科技创新政策日益完善,先后出台了20余项政策和措施,极大地促进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及跨越发展。科技投入持续加大,城关区支持科研项目170项,支持资金1588万元;向上争取资金4288万元,其中,用于国家数据基础设施(甘肃)区域功能节点“两重”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1378万元,“强科技”奖补资金2910万元。重点支持农业领域、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的区级科技计划项目超150项,支持资金近2000万元;为人工智能教学、航天联志信创智造、大龙网数字贸易、兰山高寒地区花卉等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2500万元以上,协同创新的氛围正在形成。
“十五五”期间,城关区科技局继续聚焦全区科技创新发展重点和关键环节,围绕重点产业“强链、延链、补链”高质量发展创新需求,支持以科研“新四军”等科研单位,举全力开展重大共性关键技术攻关、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重大科技产品研发、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助力“七个新城关”建设。(文/图 马文晖)
- 2025-11-17秦安税务:以税扬帆新业跃 策驱劲势建设忙
- 2025-11-19邮储银行靖远县支行:警银协作拦截4.25万元涉诈资金
- 2025-11-19邮储银行嘉峪关市分行深入企业开展“陇明公开户”专项服务
- 2025-11-19邮储银行平凉市分行:金融赋能“小米椒”撑起“大产业”
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
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