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财经新闻 >> 国内财经

方大炭素:绿色转型与精益运营 构筑可持续发展新范式

2025-11-21 11:15 来源:中国甘肃网

  在“十四五”的征程中,方大炭素不仅追求技术上的突破与产业上的引领,更将绿色发展与精细化管理融入企业基因,通过环保治理、降本增效与财务管控的系统性实践,构建起一条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协同共进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绿色赋能打造“花园工厂”的方大实践

  方大炭素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环保投入立足十年乃至二十年不落后”为目标,持续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十四五”期间,公司累计实施环保技改项目100余项,总投资超过2亿元。重点推进石墨化厂烟气治理、焙烧工序颗粒物超低排放、压型厂沥青烟气改造等项目,实现全工序粉尘、烟气、噪声、污水全面达标排放,部分指标优于国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与此同时,公司积极推进“花园式工厂”建设。通过建设党史主题公园、小游园,实施厂区绿化工程,使厂区绿化率超过30%,实现“厂在林中藏,人在园中走”的生态蜕变。方大炭素先后荣获国家级“绿色工厂”、兰州市“无废企业”等荣誉称号,环保成果获社会广泛认可。

  作为行业标杆,方大炭素主动参与《炭素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炭素制品制造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方法》等多项行业标准的起草,以自身实践推动全行业环保治理水平提升。

  运营,成本管控中的“硬核”智慧

  面对能源成本上升与市场竞争加剧,方大炭素将降本增效作为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抓手,从能源管理、设备维护保养到生产调度,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

  在能源优化方面,公司实施夏季停运蒸汽锅炉改造、冬季余热利用采暖改造、中水回用等项目,实现冬季停用锅炉、利用产线余热采暖、水资源循环利用,年节约费用超百万元。巧用“峰谷平”电价政策,科学调度高耗能设备运行,每月节约电费7000余元。

  在设备维护方面,压型厂员工成功对进口3号振动成型机下料螺旋滑环进行国产化替代,将单套成本从3.5万元降至1327元,一次性节约13万余元。2023年,员工通过拆解、修复65条“濒临报废”的压机辊道链条,节约材料费17万元,展现出一线员工“修旧利废”的智慧与担当。

  财务赋能,稳健发展背后的“数字支撑”

  “十四五”期间,方大炭素财务部围绕企业战略目标,构建起以精准核算、高效管控、积极履责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体系。

  在税收贡献方面,公司坚持“依法纳税、诚信纳税”,五年累计为国家缴纳税收9.53亿元,连续五年位列地区纳税榜前列,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稳定器”。

  在资产管控方面,财务部通过强化资产核算、优化资金调度,推动企业总资产从2021年的155.1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64.19亿元,年均增长率1.17%。同时,通过建立“全员、全流程”成本管控体系,推进日成本、日利润核算,加强与供应商战略协作,优化生产工艺,有效提升企业盈利能力。

  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2021—2025年期间,公司累计捐赠支出5521.48万元,展现出方大企业的社会担当。

  机制创新,激发基层组织活力

  方大炭素的精细化管理与绿色发展,离不开基层单位的机制创新与活力释放。

  压型厂作为公司龙头生产单位,在“十四五”期间形成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创新实践。2023年,该厂通过热媒系统导热油屏蔽泵储水箱自动补水装置改造,解决中水水量不稳定问题,减少生水消耗,实现系统自动化与水循环再利用,年省水费超4万元。在炭砖振动成型设备中引入公司自研石墨烯加热膜,自主创新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产品受热不均难题,有效提升了产品合格率和性能稳定性。

  2024—2025年,压型厂相继完成5号压机凉料系统升级、6号压机自动化改造、三车间配电室升级等项目,通过优化施工组织,展现“技改加速度”。这些看似局部的改进,共同构筑起企业提质降本的坚实根基。

  “十四五”期间,方大炭素以绿色为底色,以精益为方法,以创新为动力,成功实现了从“能耗大户”到“绿色工厂”、从“成本中心”到“价值中心”的转型。这段历程表明,传统制造业只要坚定走生态优先、节约集约之路,完全可以在高质量发展中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罗永岗 杨海艳 甄文敏 王学丞 高洁)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