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产士王振琴:奏响爱与创新的交响曲
午夜时分,结束了一天工作的王振琴,抱过来一堆资料,打开电脑,开始了她的研究课题。时而写写画画,时而沉静思考,一行行文字如同生动的音符,书写着久违的灵感。
这幅沉浸式画面里的主角王振琴,正是白银市妇幼保健院的一名助产士。自2012年上班以来,她把所有的心思都花在了工作上,把每一位孕妇当成自己人生最重要的一张考卷。
同事眼里的王振琴,是一个“六边形战士”,有专业的技术,有强大的沟通能力,还有集爱与创新为一体的智慧。发现问题,寻找根源,搜索灵感,创新思路,提出方案......困难在她面前是挑战,更是机遇。

“有一次产房值班,同时待产5人,2个助产士值班,非常忙,有个产妇紧张的拉着我的手说害怕,要求陪伴。简单的一句话,激发我的同理心,我想如果助产士导乐陪伴分娩,是不是可以缓解产妇的焦虑紧张等情绪,可以加快产程进展”,第二天,王振琴她迫不及待的告诉护士长这个想法,护士长欣然同意,于是开始了导乐陪伴分娩这个非药物镇痛项目,为好多孕妈妈们提供了自然分娩的条件。就是这个启发,开启了她的创新之路。
众所周知,产后大出血一直是让产妇充满恐惧的事,尤其高龄产妇越来越多的当下,如何预防高危产妇的生育风险,成了一个重大课题。
有一次,在看到某医院用了“产后出血信息化临床护理路径”这个方法时,她眼前一亮,决定把这个方法通过改进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为此,王振琴把这个方法做了详细拆解,对每个环节都做了细致分析,根据本院实际情况进行了优化,因地制宜做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科室的方案,并且打印成流程图张贴在了科室墙壁,便于大家随时学习查看。这一创新行动,在解决产后大出血事宜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尤其对孕产妇而言更受益。
及时有效的方法远远不是王振琴的目标,她时刻都在想着如何把大出血的潜在风险扼杀在摇篮里。有一天,一个从事人工智能行业的朋友和她聊天,过程中,她思考能不能借助人工智能对高危产妇的潜在风险做点什么。经过讨论发现,他们可以和计算机专业合作,运用数据运算监测高危产妇可能存在的风险,通过系统输入产妇的具体身体状况,人工智能系统就会预测出产妇可能发生的所有风险以及风险系数,然后提前干预预防,降低甚至消除风险,尤其是出血以及产生的并发症风险。因此,2024年“产后出血量预测模型的研究”在临床取得了可视成果。
“有一名产妇臀位36周破水入院,到医院我一看已经是临产状态,于是马上安排平车推入产房,边推车边打电话协调各科室到位,安排所需人员抓紧配合,不到半小时孩子顺利出生”。在这个看似普通的过程中,考验的是一个助产士对产妇的综合评估能力,以及当下的科学决策和组织能力,王振琴用自己熟练的临床经验,在最短的时间,用最科学的方案,以最小的痛苦让孩子出生,母子平安。
王振琴不止在急诊面前驾轻就熟,在顺产体位转变方面,她也有自己独到的能力。很多即将临产的产妇体位不正,在产妇自己都没有信心的情况下,王振琴指导产妇进行体位矫正,很多产妇最终转变体位,顺利生产,为很多产妇顺产带来了福音。

近年来,她相继荣获甘肃省会阴侧切缝合技能大赛三等奖,优秀圈长,星级护士,星级标兵,白银市妇幼保健院护理专业优秀中青年人才等荣誉。(图/王振琴)
- 2025-01-26国网甘肃电力全力保障新能源车主返乡过年充电无忧
- 2025-01-26瓜州:“融”调解绘制基层治理好“枫”景
- 2025-01-26瓜州枸杞制品首次出口新西兰
- 2025-01-26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温暖春节返乡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