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州:公益“小岗位”保障就业“大民生”
今年以来,为深入推进“人社服务进万家”活动,瓜州县持续做好公益性岗位开发及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稳就业、托底线、救急难”作用,促进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增收,有效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极大地缓解就业压力。

瓜州县共有52家用人单位、公益性岗位人员302人,岗位主要有社区网格员、保洁、宿管、驾驶员、市政设施维修、园林绿化、保安等。公益性岗位安置对象为持有《就业创业证》的就业困难人员,人员安置采取“面向社会、自愿报名”的方式进行。瓜州县人社局严把入口关,通过大数据对拟安置人员劳动关系、失业信息、社保缴费情况、营业执照办理情况、违法犯罪情况进行核实,确保符合条件的人员上岗就业,同时把好出口关,对上岗期满退出的、通过其他途径已实现就业的、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及时办理公岗退出手续。

坚持“谁用人、谁管理”原则,各用人单位根据考核办法实行年底考核机制,加强责任监管,统一掌握本单位公益性岗位人员的基本情况,负责岗位设置、岗位责任制定,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的社会效益。针对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同的特点,各用人单位有针对性地对上岗人员进行职业技能、社会公德和责任意识的培训和教育,通过培训帮助公益性岗位人员树立良好心态、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业务技能、适应岗位需要。加强日常监督管理,通过用人单位自查、电话抽查、实地核查等方式,全面掌握公益岗人员履职情况,防止出现人岗分离、一人多岗、顶岗替岗、虚报冒领等现象,确保在岗人员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同时,积极督促用人单位为公益性岗位人员购买工伤保险,持续加强对公益性岗位人员安全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按月审核发放岗位补贴,持续优化服务能力。
公益性岗位就业补贴实行按月申报的原则,每月初各用人单位按月为公益性岗位在岗人员缴纳社会保险,并向人社部门申请公益性社会保险补贴。瓜州县人社局通过“互联网+就业”系统建立了公益性岗位实名制数据库,动态掌握人员在岗情况和补贴领取情况,对公益性岗位的数量、岗位类型等发生变化的进行相应调整,对空缺的公益性岗位及时补充,并及时录入甘肃省公共服务平台系统,对政策期满和中途申请退出人员及时录入相关信息,停发就业补贴,确保补贴资金“不漏发一人,不多发一月”。

“我今年52岁,子女都在外地打工,好政策让我在家门口有了一份工作,每个月都有固定收入。”渊泉镇公益性岗位人员王永芳说。
近年来,瓜州县人社局按照“按需设岗、以岗聘任、在岗领补、有序退岗”的开发管理原则,鼓励更多的就业困难群众通过自身劳动获得稳定收入,助力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保证公益性岗位有岗、有位、有事、有为,为稳就业保就业奠定坚实基础,用好用活公益“小岗位”,保障兜底就业“大民生”。(魏鸿娇/文 胡克成/图)
- 2025-02-27肃北税务:服务精准滴灌 助企落地生根
- 2025-02-27敦煌:乐享家门口的幸福晚年
- 2025-02-27敦煌人社持续提升社保经办服务质效
- 2025-02-27华亭:劳务培训添技能 解锁致富新密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