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财经新闻 >> 省内经济

一颗匠心守护坦途——记临夏临夏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和政公路段路面灌缝作业班组

2025-04-21 15:32 来源:中国甘肃网

  开春以来,在临夏公路精细化养护“阵地”上,平均年龄33岁的和政公路段路面灌缝作业班组用创新思维和工匠精神丈量每一道裂缝,用心用情雕琢每一个养护细节,将冰冷的沥青路面化作流动的艺术品。“开槽如刻玉,清缝赛除尘,灌注似织锦,修整若雕花,覆砂仿铠甲。”这是他们自创的“五重工作法”,为路面灌缝作业解锁了精细化养护的新境界。

  当气温回升至5℃以上,养护人员便开启了“寻缝之旅”。他们手持专业检测仪器,俯身贴近路面,仔细检测裂缝的水平位移,一旦发现年位移量超过3mm的裂缝就迅速用醒目的标记标注,对“病害”进行详细记录,这一手数据为制定养护方案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开槽设备是操作人员手中“雕刻”路面的刻刀,他们依照1:1的宽深比,精心开出宽度12-15mm、深度12-20mm的标准凹槽。开槽过程中,游标卡尺全程监测,确保开槽线与裂缝分毫不差。

  钢丝刷轻轻拂过凹槽,瞬间带走凹槽里的尘埃与杂物。接着,高压吹尘机对凹槽及两侧20cm范围内进行彻底清扫;最后,由热空气加热枪烘干凹槽内的水分,使其表面干燥如新。三重复合清洁为后续灌缝搭建了一尘不染的“舞台”。

  首次灌注要将灌缝胶加热至190℃后,以0.8—1.2m/min速度进行灌注,操作人员全神贯注,确保中心线偏差小于2mm,达到“人缝合一”的境界。二次成型要待灌缝胶温度降至175℃,调整压力值后再次灌注,此时灌缝胶在裂缝表面形成中间厚两边薄的T形密封层,灌缝胶如流动的绸带,严丝合缝地嵌入凹槽,与路面完美衔接。

  为防止灌缝胶因车辆碾压受损,灌缝胶表面温度降至80℃前,养护工人凭借娴熟技艺将防黏砂均匀地撒在新灌胶层上,覆盖率超过90%。这层防黏砂紧密贴合灌缝胶,为其披上坚固的“铠甲”,抵御车辆行驶带来的冲击,有效保障灌缝的完整性与耐久性。

  “五重工作法”让公路养护工作兼具精细与美妙。然而,这支匠心班组在实际工作中也会遇到难题,他们是如何应对的呢?

  “这灌缝胶外溢的问题真是让人头疼,每次都影响质量和美观。”小马皱着眉头,对着灌缝胶外溢的路面直摇头。组长老马笑着走过来,拿出一个自制的工具:“别发愁,看我这个‘压杆神器’。”说着便熟练地操作起来。小马眼睛一亮:“老马,你太厉害了,那端头收尾不美观的问题咋解决呢?”一旁的老虎接过话茬:“这我有办法,我总结出了‘反向提枪法’,‘枪’头沿着灌缝反方向提起,可以让收尾更加美观。”老虎边说边示范,只见他操作完后,端头收尾果然变得整齐美观。小马竖起大拇指:“太好啦,这样就大大提升了灌缝效果。”在这样一次次的小改小革中,破解施工难题迎刃而解。

  在临夏中心搭建的技术交流平台上,这支匠心班组化身“移动讲师团”,借助流动课堂共育养护精英。他们携带自创的《路面裂缝处治养护手册》与兄弟单位开展“指尖上的比武”。这支匠心班组历经无数日夜的实战磨砺,始终锚定无返工工程、无质量投诉、无安全事故目标,每一道精准的灌缝工序,都是他们追求卓越的注脚;每一寸平坦的公路,都承载着公路人对责任的坚守,用行动赋予路面灌缝艺术般的品质,将新时代公路人的价值追求,镌刻在万里通途之上。(石晓钰 敏九龙 文/图)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