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财经新闻 >> 省内经济

敦煌:以文化之韵塑文明新风

2025-04-25 16:04 来源:中国甘肃网

  从“零彩礼”集体婚礼到“飞天信约”文明实践,从莫高窟的文化基因到田间地头的文明新约,一场文明新风正吹拂着敦煌大地,悄然改变着居民群众的生活,成为浸润城乡的精神力量。敦煌正以文化为底色、创新为笔触,在移风易俗的实践中书写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时代经变”。

  文化铸魂,传统美德激活文明基因     

  4月18日,在敦煌市莫高镇泾桥村梨花园中,非遗传承人庄生娟带领团队为群众教授非遗剪纸。一会儿功夫,一幅幅灵动的九色鹿、飞天造型的剪纸便从指尖飞出,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敦煌市深挖莫高窟壁画、敦煌遗书中的传统美德,将“孝亲图”等艺术瑰宝转化为立体墙绘、育人教材,让壁画中的勤俭、孝悌、诚信精神融入百姓生活。在郭家堡镇土塔村文化广场的墙绘上,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绘有“二十四孝图”;在党河风情线健身步道打造的文化长廊中,将“福田经变”等莫高窟精美壁画进行展示,引导人们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发扬助人为乐精神;北台社区打造的小游园以“九色鹿”命名,全市8条主次干道、96个通信配电箱上绘有九色鹿等敦煌文化元素,借助九色鹿的壁画故事将诚信报恩的传统美德展现给群众,引导人们守善念、遵诚信。沙州镇北街社区将敦煌壁画中传统节俗,文化故事等优秀传统文化与社区移风易俗、培育新风尚相结合,推出了“六彩幸福汇”文明实践项目。

  破立并举,制度创新引领文明之路

  在月牙泉镇月牙泉村,村妇女主任“零彩礼”嫁女的消息家喻户晓,成为村民们争相效仿的典范;村民赵某某嫁女仅收1万元彩礼,省下钱用作新家庭的教育基金,助力小两口长远发展;返乡创业青年康某将原计划的婚宴改为“旅游结婚”……

  敦煌市以“党建引领+群众自治”双轮驱动,构建移风易俗长效机制。全市65个村(社区)成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制定婚丧礼金“限高”标准,明确宴席规模等细则,将孝老爱亲、厚养薄葬等内容写入村规民约,党员干部带头签订承诺书4500余份,形成“党风带民风”的示范效应。

  在婚俗改革中,敦煌市以文化自信破解移风易俗难题,率先推行“零彩礼”嫁娶,设立“幸福基金”支持青年创业育儿,利用“七夕”等时间节点,举办“山泉为证·情定敦煌”“爱满鹊桥 缘定七夕”集体颁证和集体婚礼,新人身着古代传统婚服在鸣沙山前共同盟誓,保留“却扇礼”“结发礼”等汉唐韵味。

  多元共治,群众参与激发内生动力 

  在莫高镇苏家堡村,村民老张凭良好的银行征信记录仅用三天就拿到了20万元的“信用贷”,解决了温室种植的资金难题,该镇还计划推出“信用+村规民约”双轮驱动机制,将信用条款写入8个行政村的村规民约,让“软约束”变成“硬规矩”。    

  敦煌市以“积分超市”“道德红黑榜”等载体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全市65个“巾帼家美积分超市”将孝老爱亲、环境整治等行为量化积分,推动形成“争积分、比风尚”新潮流。借助巾帼家美积分超市平台推行“飞天信约”文明积分活动,培养村民诚信契约意识,使诚实守信的理念深入人心。

  敦煌市坚持把院落恳谈会、村民议事会等作为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重要渠道,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到移风易俗、矛盾纠纷排查等基层治理中,激发群众“主人翁”的干事热情。各镇还通过“敲锣打鼓送荣誉”等方式为“五星级文明户”颁发证书,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 

  创新表达,实践润心凝聚文明合力

  敦煌市以传统节日为载体,以群众喜闻乐见、乐于参与的方式常态化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凝聚崇德向善力量。创新推出“敦煌有礼”文明实践活动品牌,策划开展春节社火大赛、元宵节烟花秀、“非遗进万家 年从敦煌来”主题村晚等群众性文化活动150余场次、惠及群众10万余人次。组织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抵制高额彩礼 推进移风易俗”千人签名、家风家训宣讲等文明实践活动100余场次。

  今年以来,敦煌市创新打造“和风敦煌‘易’路有你”移风易俗品牌,策划开展“红娘帮帮团”、新风“民”星秀等8项系列活动,组建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30余支,将移风易俗政策融入敦煌曲子戏、小品、情景剧等文艺作品,开展文艺展演50余场次。借助清明节、杏花节、桃花节等时间节点,开展交友联谊、签名承诺、趣味猜谜、主题朗诵等多种宣传活动,向群众发放殡葬改革倡议书、移风易俗倡议书和“十抵制、十提倡”宣传海报、宣传品等6000余份,让文明新风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百姓生活,滋润百姓心田.(刘丽丽 文/图)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