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财经新闻 >> 省内经济

华亭砚峡乡:“三剂良方”深化移风易俗

2025-05-12 15:26 来源:人民日报

  初夏的华亭市砚峡乡韩河村,青瓦白墙的农舍错落有致,“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文化墙格外醒目,村口的“长者食堂”里老人们正围坐用餐,欢声笑语中洋溢着文明新风的温暖气息。

  近年来,砚峡乡聚焦乡村文明建设,精准开出“硬约束立规矩、微服务润民心、新动能激活力”三剂良方,推动移风易俗从“面子”美到“里子”,为乡村振兴注入文明“软实力”。

  “过去村里办红白事比排场、比礼金,老百姓苦不堪言。现在有了‘十不准’,大家负担轻了,风气也清爽了。”麻池社区党支部书记李建华指着墙上的村规民约说道。砚峡乡推行“党建+网格”治理模式,指导6个村(社区)建立“一约四会”机制,明确彩礼标准、宴席规模、随礼金额等“硬杠杠”,从制度根源破解高额彩礼、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

  在砚峡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砚小侠”志愿服务队的旗帜格外亮眼,志愿者们正在为村民们宣扬移风易俗新风尚。文明实践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这里的志愿服务不局限于传统帮扶,还依托4A级景区米家沟、“小渔村”东沟等文旅资源,把移风易俗元素巧妙融入“篝火晚会”“乞巧节”“戏曲进乡村”等民俗活动,让文化惠民成为新风培育的“催化剂”。

  “我们通过群众说事、乡贤论理、榜上亮德的方式,把服务送到百姓心坎上。”砚峡乡累计开展政策宣传、积分兑换、青年联谊、结对关爱等文明实践活动100多场次,惠及群众3000余人次。同时,以评树典型激发向善力量,常态化开展“文明家庭”“美丽庭院”“好婆婆好媳妇”评选,全国文明家庭“刘小红家庭”的孝老故事传遍乡里,30户“最美庭院”成为村民家门口的“活教材”。在各村(社区),20余处刻有村规民约的石磨、绘有文明新风的文化墙、记录好人好事的“光荣榜”,让文明理念融入生活细节。

  在推进“五治融合”进程中,砚峡乡建有村级公益性殡葬服务中心1处,实现“逝有所安”;开设“长者食堂”2家,解决留守老人就餐难题;打造“老年活动中心”7个,用棋牌、书法等健康活动替代打牌赌博。“现在吃完晚饭,大家都爱往文化广场跑,跳广场舞、看露天电影,日子充实多了!”村民张大妈脸上洋溢着笑容。

  如今的砚峡乡,文明新风如春风化雨,浸润着每一个村落,升学宴、谢师宴基本绝迹,“零彩礼”婚姻渐成风尚,田间地头跃动着“红马甲”身影……这场始于“面子”的环境整治,正转化为“里子”的精神蜕变。砚峡乡将继续以文明乡风建设为抓手,持续深化移风易俗,丰富文明实践内涵,激活文旅融合新动能,让乡村文明之花绽放得更加绚烂,为乡村振兴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林丽 马晨越 文/图)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