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多管齐下 让文明婚俗蔚然成风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张振国
近年来,武威市将抵制高额彩礼、倡导文明婚俗作为推进乡村振兴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举措,通过创新宣传形式、强化制度建设、激发群众自治活力等多方面发力,取得了显著成效,让文明新风吹遍城乡各个角落。
创新宣传,让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双渠道,开展全方位、立体式宣传。线上,借助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制作发布一系列抵制高额彩礼的短视频、图文海报、倡议书等内容。古浪县民权镇干部自导自演的《抵制高额彩礼 弘扬文明新风》短视频,以轻松诙谐的说唱和亲切自然的方言俚语,将抵制高额彩礼、倡导文明婚俗的理念传递给广大群众,该视频一经发布,播放量、点赞量迅速攀升,评论区群众纷纷留言表示视频道出了老百姓的心声。天祝县发布微电影《月缘》,通过讲述人物故事的方式宣传抵制高额彩礼。线下,凉州区通过“文明实践·周五有约”“自乐班子唱新风”“移风易俗微宣讲”等活动品牌,组织文明实践文明新风宣传员深入乡村、社区,开展“抵制高额彩礼 倡导文明婚俗”主题宣传活动。天祝县的“小马扎”宣讲小分队利用群众农闲时间,深入村组开展“抵制高额彩礼 倡导文明婚俗”文明实践活动;民勤县的志愿者们走进农户家中,与群众面对面交流,结合身边真实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高额彩礼给家庭带来的经济压力和情感伤害。今年以来,全市共开展各类线下宣传活动300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9万余份。

制度保障,为婚俗改革保驾护航
制定出台《武威市深入推动移风易俗工作方案》《武威市推进农村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治理工作任务清单》为县区、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开展工作提供明确政策依据和行动指南。各县区结合各自实际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性强的政策文件。凉州区印发《凉州区开展专项治理推动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实施方案》,明确各部门在抵制高额彩礼工作中的职责分工,建立起长效治理机制,确保工作有序推进。古浪县制定《古浪县治理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工作指导意见》和《古浪县治理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实施方案》,把治理高价彩礼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体系,强化责任落实,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同时,全市各村镇积极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将彩礼限额、婚宴标准、随礼金额等内容明确写入其中。古浪县定宁镇倡导喜事新办,白事简办。婚嫁彩礼控制在4万元以内,随礼不超过100元,置办酒席不超过20桌,每桌费用不超过600元,对村民的婚俗行为进行明确规范和约束。

群众自治,激发婚俗改革内生动力
充分发挥“一约四会”(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作用,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约束。全市1052个行政村、79个社区成立红白理事会,实现村级全覆盖。红白理事会成员在村民婚事中积极发挥协调、引导作用,宣传文明婚俗。民勤县重兴镇上案村红白理事会通过挨家挨户宣传、监督,使村里彩礼普遍下降,婚宴规模大幅缩减,村民们纷纷表示:“以前嫁女儿彩礼攀比严重,现在有了红白理事会引导,我们心里踏实多了,家庭负担也减轻了。”此外,武威市还创新推出“文明股”分红奖励机制、“道德储蓄”等柔性激励措施。古浪县评选“文明股”分红对象,对践行文明婚俗的家庭和个人给予资金奖励,2024年共发放分红资金98.8万元;天祝县设立“道德储蓄所”,激励引导群众参与抵制高额彩礼、倡导文明婚俗等文明实践活动,累计储蓄道德积分277.42万余分,累计兑换积分101.87万余分,有效激发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成效显著,文明婚俗成为新风尚
随着各项工作深入开展,抵制高额彩礼、倡导文明婚俗在武威市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越来越多的青年男女在选择伴侣时更加注重感情和人品,“零彩礼”“低彩礼”的婚姻越来越多。集体婚礼、旅行结婚等新型婚礼形式受到热捧。民勤县举办“浪漫520·一生永相伴”集体颁证活动,践行简约适度、现代文明的婚俗新风尚,推动婚俗领域移风易俗,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文明新风正成为武威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武威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办供图)
- 2025-07-04凉州区积极筹备参加第三十一届兰洽会
- 2025-07-04瓜州:多措并举打好稳就业“组合拳”
- 2025-07-04瓜州:不动产登记“上门服务”有速度更有温度
- 2025-07-04国网和政县供电公司雨后特巡保供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