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财经新闻 >> 文教

兰州城市学院“数字赋能新工科”实践教育基地铸就双创新高地

2025-10-15 14:49 来源:中国甘肃网

  兰州城市学院深入贯彻“发展新质生产力,基础在教育”的战略要求,在教育强国与科技强国同频共振的时代浪潮中,以“数字赋能新工科”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为核心载体,精心打造特色品牌。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突破口,探索出一条“党建领航、数字筑基、赛创融合”的特色育人新路径。

  兰州城市学院培黎机械工程学院以“数字赋能新工科”为引擎,构建“一核两翼三阶”创新创业教育新生态。国家级奖项17项、省级奖项47项、校级奖项193项,一串串亮眼数字背后,是“校赛筑基-省赛突破-国赛争锋”进阶之路的坚实足迹。学院党委负责人说:“我们以培养新时代‘大国工匠’为使命,让数字思维与机械制造深度交融,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青年人才摇篮。”

  战略引领:构建“一核两翼三阶”双创育人新体系

  培黎机械工程学院于2023年初正式设立“数字赋能新工科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学院党委强化顶层设计,以党建为引领,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核心目标,聚焦“双创师资、双创课程、学生职涯”三大攻坚点,着力提升“组织力、耦合力、融合力、生命力”四项改革力度,系统构建起“一核两翼三阶”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一核”定标:以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家国情怀深厚、创新思维突出、实践行动有效”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为根本目标,将双创教育深度融入人才培养血脉。

  “两翼”驱动:以第一课堂为根基,深化专业教育中的创新思维与方法训练;以第二课堂为拓展,通过品牌学科竞赛、项目实践、校企合作等丰富载体,打造实践育人广阔舞台。

  “三阶”进阶:实行“教学建设+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大学一年级注重认知与兴趣激发并要求学生全部参加“先进成图设计表达大赛”选拔赛;大学二、三年级强技能与项目实践要求学生分批参加“互联网+”“挑战杯”、本科生科研创新训练项目、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大学四年级促研究与成果转化结合毕业设计,参与教师科研课题,实现能力阶梯式跃升。

  学院在各专业培养方案中设立专项创新创业实践学分,明确将参与国家级大创项目、教师科研课题、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实验室开放项目等作为获取学分的重要途径,确保双创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切实保障学生“敢创”“会创”。

  资源聚合:打造“多元融合开放共享”双创培育新生态。

  “数字赋能新工科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的成功运转,得益于强大的资源整合与协同机制。

  产教深度融合,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通过构建“政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基地整合教育资源、实训资源与产业资源,形成三位一体的产教融合生态。学院党委主动作为,以“访企拓岗”为抓手,全面推进“供需对接就业育人”计划,与华中数控、吉利汽车集团、银川共享集团等行业龙头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依托共建的实习实践基地,引入工业协作机器人、数字孪生技术平台等前沿技术,嵌入真实产业项目,打造“学中做、做中学”的沉浸式实践场景,实现学生与行业前沿的无缝对接。西安华中数控、吉利汽车等十余家企业深度参与校级、省级赛事的技术支持与联合举办,成为产教协同创新的标杆案例。

  推进学科交叉,打破专业发展壁垒。聚焦机械工程、焊接技术、智能制造等特色学科群,创新构建“跨学科融合+跨专业协同+个性化定制”课程体系。通过“课程共建、项目共研、平台共享”的深度合作模式,推动机械、材料、控制、信息等多学科知识在复杂工程问题中的交叉融合与应用,培养具备复合知识结构和创新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强化平台支撑,实现实践服务全域覆盖。打造功能完备的实践教学平台网络,为全校新工科专业学生提供全周期、全链条服务。“双创一站式社区”与“芯梦极客空间”工作室,提供项目孵化、技术咨询、资源对接等一站式服务;X创客空间社团构建起学生自主创新、备赛集训、朋辈互助的活力平台;开放实验室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工场则为技术研发、实践创新提供坚实的硬件保障,形成“孵化-实践-创新”的完整闭环。

  完善制度保障,确保长效规范运行。建立涵盖项目立项、过程管理、条件保障、绩效评估与奖惩激励的全流程管理机制,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的制度体系,为基地的高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推动产教融合、学科交叉、实践创新等各项工作行稳致远。

  实践赋能:“以赛促创、硕果盈枝”铸就双创育才新实绩。

  基地以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项目为关键抓手,通过“课程实践-项目孵化-竞赛检验”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取得了丰硕成果,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突出工程实践,构建了课程实验、课程设计、金工实习、生产实习、创新实践活动、第二课堂和毕业设计组成的四年不间断实践教学体系。

  赛事承办树品牌。基地以赛事为引领,通过承办基地成功承办“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CAIM工程创客赛道”甘肃赛区大赛、第七届甘肃省大学生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工业协作机器人及数字孪生技术创新应用专项赛、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校级预赛暨省级选拔赛等省级及以上重磅赛事,搭建起高规格竞技平台,吸引全国高校学子同场竞技,成功打造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赛事品牌。

  竞赛成绩创辉煌。在系统化培育体系下,学院学子在国内外权威赛事中成绩斐然:在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赛斩获省级奖2项、校级奖23项;在“挑战杯”系列赛事中勇夺省级金奖,作品《茎秆类蔬菜收割捆扎一体机》荣获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赛事中揽获多项金银铜奖。2024年至今,累计在40项国家级赛事中摘得17项国家级奖项,86项省级学科竞赛中荣获47项省级奖项,200余项校级竞赛中收获193项校级奖项。

  项目孵化,落地生花。基地注重以赛促创,2024年成功获批15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推动学生深度参与教师科研与企业技术攻关,实现创新成果从赛场到市场的高效转化。

  精耕细作:多维机制培育双创人才发展新沃土。

  为切实保障育人实效,基地构建起精细化、多维度的全链条培养与支持体系,实现“教、学、研、创、赛”深度融合。

  “名师引领+实战演练+精准打磨”全链条培育。依托名师讲堂,邀请行业资深竞赛导师开展案例拆解与规则剖析,如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备赛指导吸引超千名学生参与;通过仿真路演、限时答辩等实战演练,组织115支团队进行多轮模拟竞赛;配备专业导师进行一对一精准指导,优化项目技术与商业方案,并建立每周封闭研讨机制,运用思维导图、SWOT分析等工具激发创新思维。

  打造多元协同培育机制。以“多元、深层次、全覆盖”为特色,通过强化学科交叉与专业自主选择深化课程体系融合,同时构建“实习-实践-联培”一体化实践体系,确保每位学生在读期间参与高质量创新实践。同时聚焦“思想力、创新力、行动力”协同发展,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承办省级以上重要赛事,融入工匠精神与家国情怀教育;推动“教创、专创、科创、产创、赛创”五创融合,紧扣甘肃省高质量发展需求开展创新实践;引导师生服务“双碳”等国家战略,通过解决企业技术难题践行人才报国使命。此外,基地还建立朋辈互助机制,由竞赛获奖骨干组成“学科竞赛小分队”,面向全院36个团支部开展全年巡回宣讲,分享备赛经验与路演技巧,以朋辈示范效应激发全员创新活力。

  引领未来:打造“数字赋能新工科”双创育人新高地。

  兰州城市学院培黎机械工程学院“数字赋能新工科”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是新工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一次生动实践,更是高校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坚实一步。学院党委负责人在展望未来时说到,学院将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深化“数字赋能”,推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与机械工程教育融合。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与实践,厚植家国情怀;打造“思政+技术”双导师团队,传承工匠精神;完善“三阶进阶”培养模式,融合红色教育与专业实践,开展主题研学、技能比武。未来将在国家级赛事寻求突破,培育兼具专业素养与理想信念的卓越工程师,助力国家战略发展,贡献“培黎机械”力量。

  站在新的起点,兰州城市学院将继续以“数字赋能新工科”为航标,以“一院一品”建设为依托,持续优化双创生态,强化产教融合,为培养更多具备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工科”栋梁,服务地方与国家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新时代创新创业教育的崭新篇章。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