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城关区民政局:深耕民生沃土 交出温暖答卷
“十四五”期间,兰州市城关区民政局结合区情,锚定民生保障核心目标和任务,举全力推进全区养老服务、殡葬改革、婚姻登记、社会救助、基层治理等各项重点工作,以扎实举措破解民生难题,用温情服务回应群众期盼,交出了一份温暖厚实的“民生答卷”,为“十五五”时期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养老服务提质增效,托起幸福夕阳红
城关区立足区情出台系列养老政策文件,构建起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通过打造区-街道-社区-居家四级养老服务网络,全国首家政府主导的虚拟养老院应运而生,25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72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及11个村级互助幸福院落地扎根,全区养老床位达5000余张,一刻钟养老服务圈初具规模。
“现在下楼就能到日间照料中心,和老伙计们聊聊天、做做操,中午还有热乎饭,孩子们也放心!”家住五泉街道的王士杰爷爷笑着说。目前,智慧养老“一平台四联动”模式累计服务老人1703万人次,29个“美丽兰州 幸福食堂”示范点更成了老人的“暖心厨房”。“以前做饭发愁,现在食堂菜品丰富还实惠,这日子过得越来越舒坦!”雁北街道居民梁京书对助餐服务赞不绝口。2025年,城关区拨付高龄津贴871.338万元,居家适老化改造补贴1287.37万元,不少老人感慨道:“政府记着我们,现在的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了!”
殡葬服务扩容升级,推动文明新风尚
2024年4月,“青白石片区农村集中安葬区”正式挂牌运营,这一重要成果的落地,标志着城关区圆满完成了“十四五”规划中关于农村殡葬设施建设的相关任务,推动了农村殡葬服务保障能力的显著提升,为农村居民提供了更加规范、优质的殡葬服务场所。
据殡葬站站长张虎介绍,城关区还将目光投向城市殡葬服务设施的优化布局。经过精心规划与科学论证,2025年8月,城市公益性公墓的规划选址工作顺利完成,为后续项目的建设奠定基础。目前,该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正有序推进,各项工作按计划稳步开展。
婚姻登记便民高效,守护幸福起点
2021-2025年,全区办理结婚登记31437对、离婚登记11119对,补领各类登记证6486对,登记合格率与领证规范率均达100%,同时整理婚姻登记档案49042份,留存幸福记忆。线上多平台公开办事指南,线下公告栏清晰公示流程,“帮办带”服务与首问负责制尽显温情。39万余份档案完成电子化,逐步实现结婚登记“市内通办”“省内通办”到“全国通办”,2025年5月“全国通办”落地,有效破解异地办事难题。
在七夕这一天结婚,像给爱情多加一重寓意,我们都觉得特别的美好。在城关区工作的李壮壮和爱人在七夕当天顺利领证,他们满脸幸福地说:“我们老家不在这,本来担心七夕办不了,没想到‘全国通办’这么方便,不用跑回老家,也没长时间排队,真的是太暖心了!”

社会救助精准有力,兜牢民生底线
“以前家里开销大,日子过得紧巴巴,现在实行‘分层分类、城乡统筹’救助体系,生活压力小多了,感谢政府的帮助!”青白石街道困难居民张先生激动地说。据区民政局低保办负责人介绍,近几年城乡低保标准调整多次,从2021年每人每月846元提至2025年920元,五年累计发放低保金超2.47亿元,采取“收入+支出”救助维度让更多困难家庭受益。“物质+服务”的综合救助模式,不仅解决了困难群众的生活难题,更给予了精神慰藉,不少受助群众表示:“不仅拿到了救助金,还有人上门关心我们,心里暖暖的。”
基层治理扎实推进,夯实和谐根基
区划地名管理不断完善,上传地名信息4800个,开展“乡村著名行动”,新命名地名107个,安装二维码门牌76214块。社会组织管理有序,新登记132家、注销92家,整治“僵尸型”社会组织63家,行政执法检查与年检合格率均达100%。慈善事业蓬勃发展,2025年1-9月捐赠135.1万元开展37次公益项目,参与积石山县抗震救灾捐赠119.1万元,用爱心传递温暖。社区治理以“四民六议三结合”激活参与活力,获评全省城乡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优秀”等次。
五年耕耘结硕果,民生福祉暖心田。“十四五”期间,城关区每一项举措都紧盯群众需求,每一份成效都得到居民群众的认可。站在新起点,城关区民政局将继续以居民满意度为标尺,深化改革创新,让民生幸福图景更加绚烂。(文/图 王星雨)
- 2025-11-04千里沃野绘“丰”景 “农”墨重彩促振兴——酒泉市“十四五”期间农业农村工作高质量发展综述
- 2025-11-04金徽酒关工委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 2025-11-04点“数”成金 数字经济实现加速跑——酒泉市“十四五”期间数字经济发展成就回顾
- 2025-11-04兰州庆丰敦煌楼:匠心传承陇菜 打造城市文化客厅
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
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