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红崖山保护站:“人防+技防+物防”筑牢森林防火墙
清明临近,春耕备耕、民俗祭祀和踏青旅游活动日益频繁,加上近日大风天气增多,火险等级攀升,森林防火刻不容缓。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红崖山保护站抓实抓好巡山护林、宣传教育、设施建设等森林防灭火工作,充分运用‘人防+技防+物防’巡防体系,全力保障森草资源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人防”拧紧清明防火“弦”
红崖山保护站结合实际,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进一步增加巡山护林频次,排查火灾隐患,严防火源带入林区;对人口密集区、墓地散坟等重点部位实施专人包片蹲点监控,确保火情早发现早扑救,做到“打早、打小、打了”。
在全面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利用“日常+专题,线上+线下”宣传模式,重点宣传防火法律法规、安全用火基本知识、文明祭祀新方式等内容,现场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宣传袋300多个,悬挂宣传横幅4条,让文明祭祀的理念深入人心,进一步提升群众的遵章守法的意识和安全避火的能力。
重兴镇黑山村七社村民陈国友说:“保护站的工作人员经常给我们宣传森林防火、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政策,我们要树牢防火意识,自觉遵守野外用火规定,安全用火、文明祭祀。”

“技防”筑牢森林防火墙
上午11时30分,红崖山水库西坝墙外防护林林带,护林员赵永龙结束了早班巡防,利用休息时间其他巡防人员沟通衔接,通过手机及时上报信息。“我们每天的工作任务就是进林区巡护,对林区内采石、挖沙、放牧、打猎、违法野外用火等行为进行监管,确保森林资源安全。”赵永龙一边报备,一边说到。
人防是关键,技防是后盾。位于红崖山水库北侧黑山头监控塔与站内监控报警平台相连,对重点区域进行全天候无死角实时监测,同时保证一旦发现火情,森林防灭火指挥员可以通过红外热成像识别技术和森林火灾智能识别方法即可迅速掌握情况,及时组织开展扑救。
在进山口设置登记点,所有进出林区人员必须扫“防火码”,如实填写信息,并对人员、时间、车辆等信息一一登记备案,确保可追溯可倒查,严格管控进山车辆和人员。通过高空监控、“防火码”数字化森林防火平台等科技手段为支撑,红崖山保护站实现了防火预警的地空联动,提升了森林火灾防范能力。
“物防”提高火灾处置能力
“人防+技防”,离不开物防作基础保障。下午17时40分,红崖山保护站防火物资储备库工作人员李慧正在对消防器材例行检查维护,“为了应对突发火情,保护站及时购置配备了防火服、灭火机、打火耙等森林防灭火物资110余件(套),为防火工作做好了保障。”李慧说。
按照《防灭火设备设施工具管理办法》,红崖山保护站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严格落实扑火装备器材维护保养更换和扑火物资准备工作,建立森林防灭火物资库,确保在发生火情时拿得出、用得上、起作用。
“现阶段是森林火灾的高发时期,为了保证森林草原安全,我们要加强宣传教育、火源管控和隐患排查,坚决杜绝森林火灾的发生。清明节即将到来,希望大家改变烧纸、焚香、燃烛、放炮等传统祭奠习俗,采用敬献鲜花等文明方式祭扫。”红崖山保护站林业工程师蔡丽红说到。
森林防火万无一失,少不了“护林人”的责任与担当。红崖山保护站通过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常态化抓实抓好宣传教育、巡山护林、设施建设等森林防灭火工作,通过“人防+技防+物防”全方位保障,把风险隐患化解在了源头,筑牢了森林防火墙。
相关新闻
- 2022-04-01课在线上,同向春光——兰州水车园教育集团银河分校科学课线上教学纪实
- 2022-04-01兰州水车园教育集团银河分校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医护子女活动纪实
- 2022-04-01永登县火石洞村:打造党建品牌 引领乡村振兴
- 2022-04-01兰州市永登县让“撂荒地”长出新希望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