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业大学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
疫情期间,拿不到学位学历证书,影响入职?网络在线教学,师生有距离?无法线下讨论论文,影响科研进度?面对校园封闭管理带来的各类问题,甘肃农业大学坚持“停课不停学、科研不迟滞、质量不下降”,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各方联动、迅速行动、同心战“疫”,平稳有序推进研究生教育教学各项工作正常开展。

有料不减:网课也能很充实
对研究生导师们来说,讲台、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就是阵地,封闭管理之初,研究生院向各教学单位下发《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研究生在线教学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类课程的教学活动与凝心聚力抗击疫情同向同行,所有课程要坚决做到“线上教学不忘育人初心、线上教学不忘关爱学生”。全校的178门次研究生课程,96%转为线上教学,仅有少部分实践操作类课程将安排在封闭管理期结束后集中补课。
“在这样的特殊背景之下,如何把中国的抗疫精神和故事如‘盐’般融进课堂教学里,如何引导同学们在疫情防控这场‘大考’中读懂中国之治,也是我们在线教学的重要内容。”该校动物医学院博士生导师张勇表示。研究生导师们不仅是专业知识的指导者,更是研究生未来人生的领路人。每一位在线的授课老师都思考着怎样让“屏对屏、键对键”的课堂内容更丰富、效果更显著。
有声有色:探索创新永不停歇
为保证研究生毕业答辩工作有序开展,将疫情影响降低到最小,各学院按照学校部署,精心组织了多场线上预答辩工作,督导专家随时跟进、及时反馈,成为研究生答辩工作的“检察官”和“助跑器”。
该校研究生院院长李广表示,“云答辩也是应时之举,虽然方式变了,但师生们克服重重困难,对答辩的认真态度一如既往。”学校紧扣“标准不变、环节不少、要求不松、质量不降”的原则,创新工作模式,依托自建的毕业管理系统,精准、精细实现了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管理,也有效推动了教师教学技能的信息化进程。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研究生学位申请与授予工作的影响,有力确保了2022届毕业工作顺利开展,让同学们吃上了“定心丸”。
“线上答辩公开透明,对自己的临场应变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参与在线预答辩的园艺学院果树学博士研究生梁国平表示,“隔着屏幕,我能真切感受到答辩现场的严肃氛围和老师们的严谨态度。感谢学校的精心组织,能与答辩委员会的老师们面对面交流,感到非常亲切,一些我没想到的细节被老师提了出来,让我收获了很多宝贵意见,这将使我的论文得到进一步充实,我对随后的正式答辩充满信心!”
有备而来:新技术助力新实践
为了确保线上科研、实验有序开展,学校部分老师依托虚拟现实技术,生成一个逼真、具有多种感知的“模拟实验室”,操作者进入三维虚拟现实环境,并与之产生互动。在那里,教师和学生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虚拟”优势,操作并体验复杂实验,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模拟实验室”向所有同学开放,只需一块屏幕、点点鼠标,就能获取沉浸式学习体验,身临其境地进行学习。同学们选择角色形象,分组前往不同的“关卡”,键盘控制角色移动,点击鼠标操作仪器设备……做实验就像“打游戏”一样寓教于乐般生动有趣。
有爱相牵:“思政教育、心理教育”同频共振
利用“云”平台凝聚人心,关心学生,以春风化雨的教者姿态引导学生。研究生院选取主题,利用微讲座、齐发声等形式,将班会搬上“云”端,隔屏投递着爱与关怀。从“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引导研究生们懂得责任和担当,追求有价值的生活。专家学者、哲学社会领域学者、思政课教师“齐上阵”,以“课程思政”为抓手,将抗疫思政元素巧妙融入课堂,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同学们纷纷表示在疫情中讲“疫情”,使大家可以更深切地体会到祖国的强大和民族的大爱精神。(梁赟亮)
相关新闻
- 2022-04-02甘肃公航旅集团景礼高速公路陇南段项目实现首季“开门红”
- 2022-04-02敦煌:蔬菜大棚“敲开”致富门
- 2022-04-02兰州永登县:“八比八拼”提升基层组织治理能力
- 2022-04-02在手现金881亿,归母净利润增20%:龙湖的“稳健”密码是什么?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