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财经频道 >> 省内经济

“助企纾困 应变克难”系列报道 旅游业如何走出困境:信心和耐心比黄金更加珍贵

22-04-29 08:37 来源:人民网 编辑:田洋

  保市场主体就是保就业、保民生,激活市场主体就能提升经济的韧性与潜力。近期我国疫情多点频发,餐饮业、制造业、旅游业等部分行业受影响严重,各部门密集出台了助企纾困政策,帮助小企业主、个体户渡过难关。4月26日起,人民网推出“助企纾困 应变克难”系列报道,聚焦受影响最严重的行业,倾听小企业主们在逆境中破局的决心、在困境中寻路的信心。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疫情之下,人们的出游计划放缓,旅游业陷入“停滞”。失去稳定的客流,旅行社、酒店、民宿等领域中小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正在加大。

  疫情以来,中央和地方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和举措,纾困旅游行业,力促消费复苏。2月18日,国家发改委等1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43条举措助企纾困,并将旅游业作为重点帮扶对象,给予有力政策支持,稳住行业恢复发展基本盘。

  这些举措有何“获得感”?旅游业如何走出困境?行业复苏还有多远?人民网对话了三位旅游企业负责人。

  对话人物简介

  赵勇:南京观途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老板

  刘强:全季西安钟鼓楼酒店负责人

  小董哥:民宿留白Villa品牌主理人

  疫情的反复,让旅游业复苏难度增大

  人民网:疫情对旅游企业的冲击究竟有多大?

  赵勇:我的旅行社从“零”启动,4年时间发展到年接待人数过万,年销售额超3500万元,团队规模一度接近30人。现在,只能靠朋友圈带货等办法勉强维持生计。

  2020年初,我们陆续接到了游客退单,大约1300人,人均消费金额为4500元,按照当时政策要求,必须将钱款全额退还;去年春游“旺季”之后,我决定再追投70余万元准备“暑期档”,7月份南京就发生疫情,又是通宵退款;今年年初的疫情,直接导致2、3月份的营业收入“封零”。

  我现在兼顾着朋友圈带货,还得精打细算旅行社的各项成本支出:7200元的房租物业费、7500元的员工基本生活费、7964元的社保费用、700元左右的税费……

  4月13日,赵勇在南京和燕路临时摆摊做起花卉生意。受访者供图

  刘强:我经营了五家酒店和一家民宿,80%的客房位于西安市核心区域钟楼附近,本地客源较少,主要客户人群是外地游客。近两年来,疫情的反复和防疫政策的变化,给酒店日常运营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

  经济损失是无法避免的。我的一家酒店2019年销售额是1800万元,2020年疫情暴发后降至700万元,2021年虽然回升了100多万,但还是处于亏损状态。

  小董哥:我跟家里人一起,在大理经营主打高品质的民宿,两个店前后投资了2000万元,一共17间客房,员工30多人。我们的客源主要来自商业发达的一线城市,最近北京、上海的防疫形势直接导致了“零入住率”。

  这两年,一到假期民宿消费热度比较高,然而民宿企业的实际情况并不乐观。如果看行业整体数据,或许很多人会认为生意好做,但实际上我们这些从业者却是甘苦自知。

  重资产运营压力大,内容营销成潮流

  人民网:最大的困难是什么,这几年是如何渡过难关的?

  赵勇:眼下最主要的困难还是在于“钱”,但是想要贷款,银行一看是旅行社,再者又看到没有抵押物,想正常借贷非常困难。最近,政府部门专门出台了金融纾困文旅企业的政策,希望这些政策能尽快落实到我们这些小企业身上。

  遇到疫情退单,影响的不只是营业收入,更大的问题是直接导致资金周转困难。机票、酒店、车队大部分采用的都是预付资金的操作模式,短期内想把钱快速收拢回来铁定没可能。

  房租、员工社保、基本工资这些成本也压得我喘不过气。办公面积从300个平米,眼下换到了50平米的场地,员工目前只剩5个人。期间我还卖了一套房,到手的200多万元,都用在支付辞退员工工资、违约金、供应商的团款上了。

  对于这些年招进来的行业人才,我真不舍他们离开,毕竟从长远看,旅游仍是一个值得期待的赛道。

  刘强:没有游客就意味着没有生意。西安是一座旅游城市,对于酒店运营来说,离不开源源不断的游客。疫情发生以来,对我们这种城市旅游核心区域的酒店而言,冲击非常大。

  房租是我们经营的硬成本,政府出台的减免房租政策对我们行业来说很重要。

  目前大多数酒店属于重资产经营,物业以租赁为主,人员投入多,成本相对固定,没有了现金流,酒店就很难维持运营,疫情前后经营状况天差地别。两年多来,我们针对旅游市场的变化做了很多探索和调整,目前主要是通过做“隔离酒店”维持运营。在艰难的时刻,我们也希望履行好社会责任。

  小董哥:民宿与大多数酒店一样都是重资产经营,失去了稳定的现金流,很难维持。这两年,我们更加重视新媒体营销,通过社交媒体、“种草”平台的内容营销吸引客流,丰富获客渠道。有时候,一篇文章能带来近百个订单。以去年3、4月份为例,尽管受到了云南瑞丽疫情的影响,我的民宿入住率依然维持在92-95%的水平。

  小董哥在“种草”平台上的文章收获了不少点赞收藏。受访者供图

  现在不是把信息挂到OTA平台上“躺赚”的时候了,你得不断琢磨如何从众多网红民宿中脱颖而出。整体装修三年不换风格就可能老旧、过时了,就会失去流量。很多事情必须亲自上场,有时候上传一篇“种草”文章就得花上半天时间,修图、调色、排版……

  编者注:针对旅游行业普遍反映的资金周转难题,2月18日,14部门专门针对旅游业提出暂退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缓交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加大信贷供给和普惠金融支持力度等7项更有针对性的纾困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14部门出台的43条举措还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将符合规定举办的工会活动、会展活动等的方案制定、组织协调等交由旅行社承接。

  截至目前,上海、江西、海南、湖南、湖北、重庆、广东、山东等多地政府出台了细化政策,持续加大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支持力度,纾困旅游企业。

  此外,为鼓励地方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文化旅游等接触型服务业及其他有前景但受疫情影响暂遇困难行业的支持力度,央行、外汇局4月18日发布的“金融纾困23条”措施专门指出,要“加强与商务、文化旅游、交通运输等行业主管部门的信息共享”,“组织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针对企业特点开发动产抵质押和信用贷款产品”等,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

  4月20日,国办发布的“促进消费20条”专门指出,落实好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等特困行业纾困扶持措施;对承租非国有房屋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给予适当帮扶;持续拓展文化和旅游消费,帮助行业应对疫情影响,促进消费持续恢复。

  “信心”和“耐心”比黄金更加珍贵

  人民网:未来有什么打算?

  赵勇:从事“带货”只是权宜之计,但也算有些收获:一方面自己微信好友“善玩会吃”的多;另一方面,对接各地文旅企业这么多年,也算积攒了一些进货门路。

  4月6日,南京全域已是低风险区域,对旅游业是个利好。但疫情不知是否还会反复。我们会多接触一些文旅业的延伸行业,来缓解焦虑。

  以前一直觉得人到中年,转型不易。但看着同行中有不少进军短视频、直播等平台,发力周边游景点推荐或是直播带货,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感觉自己是时候动起来了。

  刘强:疫情以来,政府出台了很多政策帮助企业减轻负担,其实对我们来说,更多的是给了我们撑过这段艰难时期的信心。当防疫成为常态,整个酒店行业也逐渐在探索适应新的经营模式,去适应新变化。

  未来,做“隔离酒店”并非长久之计,我们一方面寄希望于疫情形势的好转和防控措施的适度放开,同时也在想方设法破局,为将来的发展谋求生机。

  疫情期间,“隔离酒店”的工作人员正在清理房间。受访者供图

  小董哥:民宿不同于乡野农家乐,它更注重用户的品质体验与产品设计感,需要将“网红打卡”与品质休闲的功能相结合。现在人民生活水平都在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更高品质的消费体验去买单,这个群体就是我们的目标客户。疫情终将会过去,但是消费升级的趋势不会变,这是我们继续在这个行业坚持下去最重要的原因。

  未来,希望政府部门加快旅游景区周边公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进一步明确民宿投资与生态环境共存的红线,这对民宿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专家点评:

  政策托举和供给拉动 提振旅游业长期信心

  “我们应从旅游消费变迁、旅游市场演化、市场主体创新中看到内生动能和复苏信心。”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认为,疫情让旅游业重新认识到市场的力量,开始以消费的视角重新审视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建设和产业创新;重资产项目逐渐转向轻资产运营,旅游业态和商业模式的市场化融合正加速推进。

  旅游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落地实施,加上新一轮的纾困扶持政策的贯彻落实和地方创新,将从政策托举和供给拉动两个方面为旅游业带来可以预期的空间。随着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和产业纾困扶持措施的综合发力,旅游业复苏的基础更加坚实。

  “现在的旅游业需要的是提振信心。”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院长吕宁指出,世界旅游组织预计,到2025年国际旅游人数能恢复至2019年的80%,旅游业仍任重而道远,需要行业共同坚守。

  记者手记: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身处逆境中的人们,总是喜欢用这句话表达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努力前行的坚定信心。

  撑过漫长的寒冬,等待春天的复苏,是当下旅游业的真实写照。如何走出困境,是摆在旅游企业面前最现实的问题。

  疫情以来,中央和地方推出了一系列包括旅游业在内的企业纾困政策,彰显了国家帮助特殊困难行业渡过难关的决心,同时,也在为旅游市场注入信心。赵勇、刘强、小董哥们对于来自政府部门的帮扶和政策层面的支持也给予了更多期待。

  见微知著。旅游业复苏不会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但一个个困难迈过后,他们原本焦虑、迷茫的心,也重新开始变得明朗坚定。透过这些从业者,可以看到,让他们为之坚持的,来自于对一份事业的坚守,更来自政府对中小企业纾困的决心,来自对旅游业未来的憧憬。待到疫情消散,让我们一起用一场步履坚定的旅行,共同奔赴始终守望的“远方”。

  助企纾困 应变克难”系列报道

  之一:餐饮老板谈“回血之路” 疫下三年,我们如何“烹”出未来

  之二:畅通经济“毛细血管” “真金白银”激发中小企业内生动力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