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创新融合发展 武威凉州非遗文化这样“活”起来
中国甘肃网12月8日讯(本网记者 张振国)武威市凉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目前已公布64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9项、市级41项、区级11项;拥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3人,省级传承人10人,市区级传承人121人。2022年,凉州区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传承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建立保护传承机制,非遗保护名录体系逐步完善,代表性传承人得到了有效保护,非遗传承基地规模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逐步实现创新发展。
经费投入有保障。经费保障是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基础和前提,凉州区已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安排专门资金,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同时,积极争取国家级非遗项目凉州宝卷、濒危剧种凉州半台戏保护资金63.9万元;申报2023年凉州攻鼓子专项保护资金72万元。落实传承人补助经费23.25万元,为全区非遗保护工作注入了活力。
传承保护有效果。通过发掘、培育、培训、扶持等有效措施,发现和培育一批传承人,鼓励民间艺人带徒授艺,确保民间艺术后继有人、代代相传。举办为期10天的凉州攻鼓子和凉州宝卷传承人培训班,累计培训传承人70多人次。进一步增强非遗传承技艺,推动了非遗人才梯队建设。开展抢救性保护,录制贤孝艺人视频专辑15小时。开展非遗资源普查,挖掘整理非遗线索20条,申报市级非遗项目18项,整理申报省级非遗顶目9项。完成非遗保护成果《凉州贤孝和凉州宝卷》书稿,已提交出版社审核出版,必将有效推动非遗保护传承。
宣传展示全覆盖。策划“守艺凉州”新春特别节目10期,全方位展示凉州攻鼓子、凉州贤孝、凉州皮影戏等10位传承人风采。利用“冬奥过大年 春绿玉门关”2022年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平台,推出非遗短视频42期,上传非遗图文信息30余篇、视频资料60多项。利用重大节庆举办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凉州区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数百名群众现场体验非遗保护成果;凉州青铜器铸造技艺、凉州脸谱、凉州结绳、凉州秸秆画等6个项目受邀参加全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展示展演活动;组织凉州刻字、凉州秸秆画等手工技艺类非遗项目参加“2022甘肃乡村旅游乐享金秋推广发布活动”“5.19”中国旅游日产品推介会等各类展示活动4次。通过对外交流宣传,配合各大高校、文化研究机构,媒体网站对凉州非遗项目调研、采访、拍摄等10余次;组织凉州半台戏开展公益性演出100余场,真正让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景区、进企业,让群众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和艺术魅力。凉州贤孝自编唱段《凉州文化名城美名扬》入围安徽省2022“界首杯”优秀曲艺作品,将通过音响出版社向全国发行,极大地提升了凉州非遗文化影响力。
创新发展有成效。组织非遗传承人创作《制止餐饮浪费》《民族团结一家亲》《简便验廉说中医》等唱段,用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党的政策,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邀请书法名家、汉简技艺制作人,书写创作中医药文化相关文化作品,拍摄中医药文化宣传片,录制凉州贤孝唱本开展中医药文化展示活动。凉州区文化馆编排的广场舞《凉州攻鼓子》荣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图片提供:凉州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 2022-12-08敦煌:大雪时节设施蔬菜管理忙
- 2022-12-08国网庆城县供电公司:为民服务办实事 客户致谢赠锦旗
- 2022-12-07邮储银行甘肃省分行:精准滴灌为“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注入金融动力
- 2022-12-07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全面完成2021年度各工种技能等级评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