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作家王震长篇作品获首届中国电力文学奖
11月22日,首届中国电力文学奖颁奖晚会在北京举办,由甘肃作家王震撰写的长篇报告文学《光耀陇原》获首届中国电力文学奖。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邱华栋,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中国电力文学艺术协会主席杨昆,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组副书记庞骁刚以及中国电力作家协会各位副主席,中电联、国家电网公司和电力各集团公司有关部门领导出席颁奖晚会。
中国电力文学奖由中国电力作家协会主办,是全国电力行业最高荣誉的文学奖,旨在奖励优秀长中短篇小说、报告文学、影视剧文学、诗歌、散文体裁的优秀文学成果,特别是电力题材的精品力作,推动中国电力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
电力作家协会于2023年3月1日至6月30日进行了首届中国电力文学奖作品征集活动。电力作协28家会员单位、全国电力各单位,中国电力出版社、作家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十多家出版社及《中国作家》《青年文学》《时代报告》等十多家文学期刊,推荐了出版发表的各方面作家各类体裁的电力题材文学作品。
首届中国电力文学奖从2023年3月1日至9月10日,经过作品征集和参评作品资格审查、公示,各类体裁的评委分别审读作品、初评、复评、终评,投票产生了首届中国电力文学奖获奖作品41部(篇):长篇小说5部、中篇小说5部、短篇小说4篇、长篇报告文学4部、中篇报告文学4部、短篇报告文学5篇、影视剧文学4部、散文集(长篇散文)5部、诗歌集5部。
王震是中国作协会员、中国电力作协会员、省文联全委委员、省作协会员、甘肃电力作协副主席、鲁迅文学院电力作家高级研修班学员、高级编辑,目前出版有长篇报告文学《光耀陇原》,以及文集《且自簪花》。今年国庆前夕,王震散文集《谁人的一米阳光》出版发行。
《光耀陇原》2021年由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发行,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叶舟为此书作序。
叶舟在其《汗青有光 点亮山河》序文中写道:“在王震的笔下,我看到了一百多年前甘肃这块贫瘠土地上亮起的第一盏灯光,看到了一百多年来甘肃人民在电力发展方面所付出的卓绝努力和走过的艰难道路,看到了甘肃电力事业如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看到了45万平方公里版图上电力建设工地的火热场景,看到了陇原大地上磅礴旖旎的壮美景色,看到了电力员工感人肺腑的奉献故事。这些,都是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伟大符号,都是值得被历史铭记的。”
《光耀陇原》是一部以文学的手法讲述甘肃1909年有电以来近两个甲子的电力发展历史和取得的辉煌成就的报告文学,它不光填补了甘肃电力百年发展史的空白,而且填补了甘肃文学书写电力史的空白。是一部甘肃电力百年发展史,更是一曲砥砺奋进的浩荡长歌。
全书分为百年沧桑、山乡巨变和大风起兮三个章节,以纪实文学的方式讲述了世界、中国以及甘肃的电力发展简史,讲述了国网甘肃电力如何通过加快电网建设助推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在如意甘肃架起特高压大通道、助推甘肃清洁能源发展、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贡献电力先行官力量的故事。全书酣畅淋漓地描绘了甘肃电力的发展图景,忠诚地记录下了甘肃电力发展历史的伟大瞬间和独一无二的深刻变化,保存了甘肃电力过去的岁月,见证了时间与文明的更迭。涉及到的电力历史人物近百位,全文30万字,并配有近百幅珍贵稀有的反映甘肃电力发展节点的历史照片,反映了陇原电力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
甘肃是一块孕育了璀璨的黄河文化和丝路文化、充满“葡萄美酒夜光杯”传奇色彩和浪漫神韵的土地,在这里,电力文明同样闪耀着熠熠的光彩,也是走在全国前列的:这里诞生了新中国第一座百万千瓦级水力发电厂——刘家峡水电站;诞生了中国第一条330千伏超高压输变电工程;诞生了中国第一条750千伏超高压输变电工程;耸立起了世界电压等级最高的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变电工程;在河西走廊建成了世界第一个“陆上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多条传输绿色新能源的特高压输电线路沿着古丝绸之路蜿蜒起舞,架起打通电力输送天堑的绿色大通道,成为国家西电东送战略的重要输送走廊。
甘肃女作家王震从事电力新闻事业20余载,目睹河西戈壁上建起第一座风电场,在全省“户户通电”工程现场连续采访一个月之余,去过最穷困的山里人家,听过最嘹亮和激昂的劳动号子,曾同无电地区的百姓一起流下过悲伤的眼泪,也曾与刚刚通上电、走进现代文明神火的农户共同开怀畅笑;曾于5·12 汶川地震时,在白龙江畔滚下的落石中看着电力工人在高高的崖畔上栽起电杆,在废墟上为万千惊恐的百姓送去光明和温暖;和肃南草原深处电力希望小学的娃娃们畅谈理想,也曾聆听陇南大山深处的百姓的致富经,看到电力扶贫干部写下的帮助陇原百姓一道道奔小康的铮铮誓言……
所有的这一切,都让王震感受到了电为这片贫瘠的土地带来的变化,更感受到了顽强不屈的电力精神在这里的熊熊燎原之势。
《光耀陇原》是王震在本职工作之外利用零碎时间完成,或在夜晚和周末的闲暇时间闭门不出深耕细作,或在出差的途中灵光一现奋笔疾书。从有所触动、构思、材料准备、采访,到利用每个夜晚和周末闲暇时间、出差途中进行见缝插针式的写作,进行修改、完善并交付排版,这个过程用了王震整整三年的时间。这些,都需要极大的热情和耐力。她是将自己对企业和行业深深的热爱融进了这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正如王震自己就这部书的写作背景所说:这是一个电力作家的责任所在和使命担当,是对她而言绕不过去的一个重要命题。
身处电力行业,作为一名新闻宣传工作者,王震一直在以手中的笔回报企业和社会,以真情实感为电网书写,为职工放歌,在平时做好公司新闻宣传工作之余,将电力行业的特点和文学艺术规律相结合,融合历史文化发展和电力发展成就,以报告文学这样一种更为宏大和自由的方式去进行电力题材的纪实文学创作,以有情感、有温度、有力量的可触可感的文字,书写电力建设的时代篇章和电力人的优秀品格,让外界了解电力,理解电力人,用文学的力量营造一个良好的电力建设发展环境。
她认为,任何一段历史都有它不可替代的独特性,永远是不可能重复的。
甘肃电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大气磅礴的发展史,其实就是电力助推陇原经济社会发展、帮助陇原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历史,是一幅愈来愈壮丽的巨幅画卷。
王震表示,讲好中国故事、电力故事,彰显中国形象、大国央企的电力形象,这是自己作为一名作家永远不可推卸的使命和责任。
- 2023-11-27国网平凉供电公司:暖心电护航冬季“菜篮子”稳产供销
- 2023-11-27方大炭素石墨化厂二车间抓牢两个环节实现降本270余万元
- 2023-11-27兰州市耿家庄小学开展“工匠精神育学子 劳动教育促成长”主题研学活动
- 2023-11-27“邻里”往来增友谊 交流互助共提高——方大炭素党员干部赴窑街煤电集团有限公司三矿开展主题教育党建学习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