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财经频道 >> 省内经济

凉州区:筑好“高地”引凤来

2024-01-23 16:17 来源:中国甘肃网

  中国甘肃网1月23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张振国 通讯员 马艳)近年来,武威市凉州区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把吸引集聚人才作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倾力打造近悦远来人才“强磁场”。

  破解人才短缺的制约瓶颈,关键是引才聚才。凉州区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用人单位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统分结合、协同高效的工作机制有力保障了全区人才工作沿着正确方向扎实迈进。围绕主导产业、重大项目、中心工作,制定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凉州区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安居办法》等10余项政策文件,不断健全完善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政策体系,为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提供政策保障。

  凉州区林草局林业技术推广中心林业工程师邵文山说:“我作为一名林业上引进的急需紧缺人才,目前所处的岗位职责大,更应该加大工作力度,主动靠前服务,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国土绿化工作尽自己的力量,为我区的区域生态环境治理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像邵文山等一批在凉州区林业、农业工作中从事技术服务的引进人员在乡村振兴中担任着主力军。为加快引进人才培养步伐,促进人才成长成才,引进人才用人单位创新思路,充分发挥培养人才的主体作用和现有业务骨干人才资源优势,坚持突出特色、帮用结合的原则开展个性化、有针对性的“传帮带”工作,引进人才岗位适应能力和综合能力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区工作重中之重,作为引进人才队伍中一名农业技术服务工作者,我们理应冲锋在前,主动将个人发展与凉州的发展融为一体,不断强化责任担当,加强理论学习,注重实践能力锻炼,坚持科技指导实践,提高自身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能力,在建设美好凉州而奋斗的过程中展现作为新时代青年人才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风貌。”凉州区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干部任永福说。

  人才是发展之要、强基之源。凉州区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全区产业发展布局和社会事业对人才的迫切需要,通过引进外地优质人才与挖掘凉州籍人才,多措并举探索开展柔性引才引智工作,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头活水。

  近年来,先后在北京、西安、成都、兰州等地高校举办现场推介会、专场招聘会,为全区教育、卫生、农业、林草等领域引进急需紧缺人才267名,有效缓解了高层次人才短缺难题。全面落实省、市招聘政策,有序开展公务员招考、事业单位招聘、“农村特岗教师”招录、“三支一扶”招募、农村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招聘等工作,累计招录高校毕业生2324名,人才队伍总量不断壮大、结构持续优化。

  着眼高层次人才紧缺现状,创新引才模式,突破地域、户籍、身份、档案、人事关系等限制,2023年首次为凉州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柔性引进12名医疗卫生领域高层次人才,填补了凉州区柔性引才引智空白,为全区打造特色重点医学专科奠定坚实人才基础。至目前,引进专家先后开展各类诊疗服务780余人次,进行手术示教30余次,柔性引才引智作用发挥明显。

  “我们凉州医院将创新工作机制,因地制宜培育人才、使用人才、激励人才、留住人才,建设一支品德高尚、作风优良、技术精湛、结构合理的‘工匠型’人才队伍,为健康凉州做出新的贡献。”凉州医院党委书记吴正奇说。

  “筑台”聚才,“搭台”用才,才能激励人才、留住人才。凉州区秉承人才至上、服务优先理念,以建设高品质人才公寓为切入点,聚力打造有温度的人才集聚高地。在做好现有140套人才公寓精细化服务的基础上,又多措并举筹措房源30套,筑好人才安居“温馨巢”,让青年人才住得安心、住得放心、住得舒心,更大程度激发了他们融入凉州、服务凉州的热情。

  通过举办引进急需紧缺人才能力提升暨国情教育培训班,以拓展训练、实地观摩学习等新颖的培训方式,为引进人才解了渴、充了电、加了油,进一步激发了青年人才干事创业的激情和热情。举办引进人才庆“五四”文艺联欢联谊会,为广大青年人才搭建了展示自我、交流感情、缔结友谊的平台和机会,并增强了组织归属感。

  武威六中教育集团引进急需紧缺人才李永娇说:“作为一名引进急需紧缺人才、一名一线教师,在工作中,我将加强理论学习,丰富专业知识,始终秉承‘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关心关爱每一位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努力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近年来,凉州区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以求贤若渴之心引才聚才,以夯基垒台之举育才强才,以筑巢引凤之策爱才留才,以慧眼识才之能选才用才,越来越多的人才选择了留在凉州、扎根凉州,为建设幸福美好新凉州奉献着青春、智慧和力量。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