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尼:菌棒入棚挂棒 开启又一季黑木耳规模化生产

初夏时节,正是卓尼县食用菌种植、木耳菌棒入棚挂棒的好时节,俯瞰洮河两岸,一座座温室大棚星罗棋布,一座座木耳种植基地遍地开花,全县各木耳种植基地纷纷抢抓农时开展木耳种植工作,全面开启2024年的木耳增收之路。
走进卓尼县工布草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木耳种植基地,一个个白色菌棒整齐“列队”,通过传输带被工人们运进大棚,大家正忙碌地将菌棒挂到立体棚架垂悬的尼龙绳上,一行行、一排排的木耳菌棒首尾相连,十分壮观。
“我们合作社租了奤盖川的大棚133座,前期菌棒90%已经进棚了,现在我们主要干的工作是打孔、吊棒,前几天挂的菌棒木耳已经出来了,长势也非常好,我也非常有信心。”合作社负责人安尼布说。
截至目前,该合作社133座大棚的木耳菌棒上架和摆放工作已完成90%。接下来,就主要进入到了木耳的生长管护期,看着棚内一排排整齐排列的菌棒,安尼布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小小的黑木耳承载着他致富的美好梦想。
木耳产业解决了农村家庭务工难题,周边村落农民群众每年有近半时间在种植基地工作,切实享受到了高质量发展的红利。
“我们合作社正在进行挂棒阶段,需要的人力也达到七八十人,都是当地的群众,最低工资保障是一百二十元,做的计件工,多劳多得,一天平均下来能挣一百五六左右。”大棚管理员何峰山说。
近年来,卓尼县依托资源禀赋,大力实施“五个万亩”工程,以黑木耳为主的食用菌产业成长为卓尼的优势特色产业之一,实现了黑木耳生产面积、产量、效益的快速增长,实现了种植由规模效益型向高质高效型转型升级,黑木耳产业已发展成为卓尼县新型特色富民支柱产业。
在卓尼一方发展的热土,黑木耳产业遍地开花,小小的菌棒就像乡村振兴的“接力棒”,排列组合成卓尼县建设的“致富密码”,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为推动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卢耀民 魏都盖草)
- 2024-05-15尹伟先:凉州文化的包容性
- 2024-05-15“金徽杯”蜀道·青泥岭2024山地挑战赛5月18日开赛
- 2024-05-15成县联社举办金融消费者权保护宣传活动
- 2024-05-15兰州城关区拱星墩街道:“微网格”绘就居民幸福“新图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