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财经新闻 >> 省内经济

渭源公安城关派出所:“铁脚板”走出社区警务“活地图”

2024-08-23 10:15 来源:中国甘肃网

  近年来,渭源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始终坚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为目标,用铁脚板构筑基层治理新理念,深入贯彻落实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部署要求,为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公安力量。

  坚持主动作为 用“铁脚板”提升定争解纷“新成效”

  针对当前利益多元、诉求多样、矛盾纠纷量大面广,引发警情占到派出所接处警50%左右的实际情况,城关派出所主动出击,用“铁脚板”警务带动专业力量和社会力量分层分级化解矛盾纠纷,做到未报先办、接报即办、难事联办,努力把矛盾解决在源头和萌芽状态,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社区警务人员在开展“铁脚板”警务中摸排出矛盾纠纷后,发挥“熟人”优势,运用家风家训、村规民约等教育群众,“小事讲风格、大事讲规则”,用情理引导群众,确保小纠纷、小困难、小问题能够及时妥善解决。2024年以来,治安警情同比下降了,民转刑案件连续下降,群众满意度不断上升。

  坚持共建共治 用“铁脚板”绘就派出所主防“新篇章”

  始终坚持法治、德治、自治相融合,社区警务人员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开展法治宣讲、德治引导,实现群众自治良性互动。积极培养和发展治安积极分子,动员乡土能人和德高望重的乡贤参与社区警务,形成社会治理共同体。

  清源镇柯寨村书院社村民马某某家草房失火,火势漫至邻居谢黎明家杂物间,致杂物间部分旧家具损坏,谢某某和马某某协商未果,遂将旧家具扔到马保健家大门口,双方发生争吵。城关派出所民警得知此事后,联系村社干部出面调解,将马某某和谢某某叫到一起讲明事件起因,通过释法讲解,并对损坏财物进行估算,双方在充分认识邻里关系的重要性后,双方最终握手言和,在村干部的见证下签订了调解协议,成功化解了矛盾,获得群众的点赞。

  为有效提升派出所防风险、除隐患的能力,城关派出所梳理出五个治安管控要素,按照警务片区分解到社区民警辅警,“铁脚板”警务有目标、有方向地开展,实现治安要素的管控全覆盖、无死角、无盲区。坚持有警接警,无警开展“铁脚板”警务,全面走访企事业单位,精准掌握涉访涉诉、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刑满释放等重点人群的生活状况、现实表现等。截至目前,“铁脚板”警务人员常态化对辖区重点企业、重点单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走访,并回访案件当事人、回访矛盾纠纷当事人,排查整改治安隐患30余处,参加“护学岗”60余次。

  坚持为民服务 用“铁脚板”展现乡村振兴新气象

  社区工作没有捷径,就是多走走、多问问、多记记,用脚步丈量责任,用行动联系群众。城关派出所紧紧围绕深耕社区警务,坚持一心为民,走乡村治理的群众路线,当好乡村振兴的“护航员”。在传承好、坚持好“枫桥经验”的基础上,发挥“渭水河畔枫桥公安派出所”示范带头作用,始终把办好事、办实事、服务乡村经济发展作为衡量社区警务最高标准。

  结合“铁脚板”警务,社区民辅警在入户时把村民的身份证“送回家”;把在外地务工的村民的身份证“寄回家”,让群众能真切地感受到“铁脚板”警务带来的“红利”,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已经送身份证20余张,开展法治宣传教育30余场,举办专题法制宣讲20余次,受众2.3万人。将全镇困难户纳入重点关注对象,倾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送服务送法治,使他们多一份信心、多一份希望,彰显公安机关的社会责任与担当,赢得了辖区群众的一致好评。(付海丽 张亚军)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