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财经新闻 >> 国内财经

精心修筑民心路——甘肃省公航旅集团S104兰阿公路项目建设综述

2024-08-31 15:52 来源:中国甘肃网

  改革开放前,全省公路多为砂石路。40年后,在兰州周边辐射带上,一条条土路变成高速公路,逐渐成网。加快构建兰州环城线和出口路放射线,尽快形成“内畅外联”的兰州都市圈公路交通骨架网,从根本上解决兰州市过境交通与城市交通互相干扰难题,促进道路互联互通和节点城市联动发展,加快兰州市公路网建设步伐,破除交通“瓶颈”制约,打造“都会城市、精致兰州”,兰阿公路的建设势在必行。

  由甘肃省公航旅集团牵头,联合兰州市政府和中铁十五局集团投资建设的S104线兰州(沈家坡)至东岗公路沈家坡至阿干镇段工程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兰阿公路项目)呈北南走向,起点位于七里河区沈家坡村,沿线主要途经八里镇、阿干镇,与兰州南绕城高速公路、兰州市南山路互通,与省道S104线榆中段相连,终点位于七里河区阿干镇河坝村,路线全长23.04km(其中:一级公路14.44km,二级公路8.6km),设计速度为60km/h。项目共设置桥梁29座,服务区1处、养护工区1处。

  今年8月21日上午,兰阿公路全线顺利通车,打通了兰州市向南的又一出口道路,极大地方便了沿线人民群众出行,为兰州市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攻坚克难,加快工程建设进度

  回首兰阿公路建设历程,是全体建设管理者披荆斩棘的1000多个日日夜夜,是全体参建人员栉风沐雨的1000多个日日夜夜。兰阿公路为城市出入口道路,实施过程中制约因素多、建设难度大,尤其是征迁工作,更是难上加难。由于项目沿线房屋密集,地上建筑物、电力通讯线路多,地下天然气、自来水、污水、光缆等各类管线、构筑物错综复杂,不可预见因素多,拆迁协调难度极大。甘肃公航旅兰阿公司积极协调市、县两级政府及沿线各征迁主体,定期组织召开征迁协调推进会,紧盯影响施工进度的征迁难点问题,按照“拆迁一处、施工一处”的节奏,力争做到征地拆迁和工程施工无缝衔接,全力保证整体进度。

  项目建设中,公航旅兰阿公司充分发扬“不畏艰难、勇于担当、真抓实干、争创一流”的公航旅精神,坚持“人民至上、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为使人民群众尽早享受项目建设成果,按照“完成一段,通车一段”的总体思路,于2023年9月14日完成8.6公里二级公路交工验收并通车。

  精抓严管,铸就优质品质工程

  质量是公路建设的生命线。兰阿公路项目设计线位基本沿雷坛河布设,沿线山体植被稀少,生态环境脆弱,对文明施工及环水保要求高,施工地质条件较差,湿陷性黄土地基处治、新老路基结合处治、房屋拆除后地基处治、河道整治、路内暗排、路外防排水处理等技术要求高,这一系列的困难为兰阿公路质量管控带来了新的挑战。‌

  公航旅兰阿公司结合项目的特点和难点,以“争创飞天金奖”为质量目标,倡导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采用“全面打造,亮点突出”的工作方式,不断强化内在质量,突出外在品味,全面打造一条内外兼修的品质之路。通过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建设、严把原材料及交通产品准入关、加强工程关键环节和关键部位的管控等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提升工程品质。特别是在路基施工中,路基填筑除按照常规控制手段外,项目公司提出了“四个一”的控制措施,即“一防护一图纸,一填沟一方案,一台背一档案,一段落一验收”,强化弱项指标治理;“三背”回填及填挖结合处使用液压夯进行补强,消除压实困难、压实不到位问题;全线灰土采用工厂化集中拌合,有效保证灰剂量等关键指标均匀稳定;小型构件预制场集中预制、集中养护、集中存放,室内喷淋养护系统自动运行,不受气温影响,能够确保构件内在质量;纵向雨水管基坑采用液态粉煤灰回填,有效解决波纹管两侧难以压实等质量控制问题。

  经过不懈努力,兰阿公路12公里一级路于2024年1月1日建成通车,向实现全线贯通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

  日夜兼程,民生之路畅行无阻

  兰阿项目红线范围及两侧建筑物密集,施工场地狭小,拌合站、预制场等场站选址及临时道路改移困难,兰新铁路、宝兰客专、兰阿铁路等交叉点多,多处需对既有省道S104线进行改移或加宽,存在边通车边施工的情况,行车干扰较多,施工组织难度大。特别是南山路互通立交区,每天车流量1万辆以上,封闭施工无法实现,重点段落只能实行“白天通行,夜间施工”的专项施工方案。由于互通立交区最后一处拆迁于2023年10月才完成,面对施工时间紧、任务重的局面,公航旅兰阿公司在该段落最后一处征迁刚完成,立即组织施工单位制定全面详尽的冬季施工方案,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开足马力抢抓工程进度,冬季施工期间共完成南山路互通立交80根桩基、40根墩柱、36联现浇梁施工任务,为今年桥面铺装等附属工程及早完成及全线顺利贯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