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城关区:硬举措涵养文明软实力
在兰州市城关区,文明实践活动蓬勃开展,一场场别出心裁的实践活动、一堂堂引人深思的理论宣讲、一次次饱含温情的志愿服务,如同璀璨星光照亮城市每个角落。这些文明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市民的日常生活,更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城市的精神风貌,让文明的理念深深扎根于人们心间。

夯实文明实践阵地,丰富群众精神生活
城关区拥有2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8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拓展建设39家文明实践基地。以“田字形”基层治理体系为依托,实现街道与社区在阵地建设、队伍培育、资源共享上的深度融合,拓宽文明实践的“区域版图”,满足不同群体参与文明实践活动的需求。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高度重视活动的覆盖面与实效性,致力于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构建便捷的“15分钟便民服务圈”。依托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健身体育服务“五大平台”,借助传统节日、重大纪念日等契机广泛开展文化文艺、医疗健康、法律法规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让群众在参与中收获充实感与温暖感。酒泉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友邻空间独具特色,其中职工书屋是一大亮点,为市民群众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滋养,成为了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分布在不同街区的11个“城关书房”,已成为市民的精神栖息地,通过组织各类线上线下打卡阅读活动,让全民阅读的风气在基层生根发芽,浓郁的文化氛围弥漫在这片土地上。
创新理论宣讲平台,让党的声音深入人心
城关区始终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积极加强与职能部门的沟通协作。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创新宣讲形式,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常态化开展面向群众的理论宣讲活动。以“学习强国”甘肃学习平台为重要载体,扎实推进党员理论学习。开展“道德模范在身边”基层巡讲、板凳课堂、小“盐”学堂、庭院微讲堂等特色活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将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到千家万户,以“小故事”讲活“大理论”,用“百姓话”诠释“新思想”。此外,以“强基工程”文艺助力基层精神文明行动为目标,举办“行走的大思政课”现场教学、“赏年画过大年”线上展播、“陇原红色文艺轻骑兵”惠民演出、“文明单位共建联盟”书香阅读活动等,向群众普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群众对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线下特色宣讲活动更是亮点频出。16位涵盖各级好人、道德模范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员化身“理论传播使者”,深入社区、校园、企业开展“道德模范在身边”基层巡讲活动。在伏龙坪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巡讲现场,“兰州市道德模范”汤波分享自己始终坚守扶贫工作与公益一线、帮扶困难群众的经历,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让不少听众热泪盈眶。截至目前,巡讲活动累计开展72场,覆盖群众超6万人次。
暖心志愿服务,传递社会关爱
城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借助“五单制”工作法,及时了解市民诉求,常态化开展“点单”“派单”服务,使“有困难找社区”的理念深入人心。积极组织社区志愿者参加扶老携幼、助残帮困、环境保护等公益活动,为群众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在街坊邻居中扮演着急难愁盼“观察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冷暖需求“供应员”的角色。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广泛开展各类关爱老人、关爱社会特殊群体等文明实践活动,不断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走深走实。今年,城关区创新推出“黄河之滨也很美·文明集市”活动,将实践活动与市井烟火深度融合,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文明实践新场景。
树立先进典型,弘扬时代新风
城关区持续开展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建立起“线上+线下”的好人宣传阵地。成立季春晖服务群众类品牌工作室、於若飞特色宣讲类品牌工作室等8个“甘肃好人”品牌工作室,充分激发好人榜样力量。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团,让身边好人、道德模范走进社区、机关、企业、学校、农村进行宣讲,发挥好人集聚效应和品牌影响力。同时,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通过融媒体平台、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广泛传播好人事迹。一场场接地气、有温度的宣讲活动,一篇篇有影响力、见实效的宣传报道,让主流思想舆论更加壮大。
城关区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服务,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种子”在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茁壮成长,绽放出娇艳的花朵,结出累累硕果,真正做到了浸润百姓心田,成为城市发展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城关区委宣传部供图)
- 2025-05-16白银市妇幼保健院:重塑分娩体验 守护母婴安全
- 2025-05-16国网庆阳供电公司开展审计“强基础、补短板、创亮点”专项行动
- 2025-05-16白银公路段积极推进高掺量厂拌热再生技术实践应用
- 2025-05-16国网庆阳供电公司抗旱保电显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