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财经新闻 >> 省内经济

天水税务:“细处”入手“重点”发力 提升非税征管质效

2025-07-02 16:48 来源:中国甘肃网

  近年来,随着征管职责的划转,税务部门负责征收的税收收入、社保基金、非税收入构成了国家财政收入的三驾马车。为确保非税收入的征管接得住、管得好、服得佳,天水税务规范征收、精细管理、优化服务,持续提升非税收入规范管理度,特别是今年以来,围绕“三元格局”构建,通过一费一策建台账、搭模型、促规范,从基础数据“细处”入手强化源头治理,从重点费种发力以点带面促提升,非税征管质效进一步提升。

  搭模型,强化税费关联申报比对。促进税费协同,是提升费种征管质效的有力举措。为完善相关税种和非税收入关联申报,非税科以“点上构建系列监管新机制”切入,强化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申报管理,找准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关联点和交叉点,联合征管科探索建立“残保金+”风险指标,搭模型、建指标、强防控,以税费联动分析强监管提质效,通过费种校验和比对分析,精准提取残保金与所得税从业人数、工资薪金申报数据不一致的疑点,结合人工排查风险隐患,运用数据赋能、联动共治、内部协同等手段,以体系化、协同化的措施有效降低费种风险,牵引税费征管“强基工程”深入实施。2025年以来,通过全税费种综合关联申报比对共发现残保金疑点数据230条,有效防范征收不到位风险。

  建台账,强化矿产资源收入动态监管。矿产资源专项收入作为典型的“两头在外”征管项目,自划转以来,因矿业权出让层级多、期限长,一直存在部门间信息不对称、资料不完善等情形,导致税务部门无法精准核算征收依据、实现动态监管、科学分析费源结构。今年以来,非税部门以实施税费征管“强基工程”为抓手,积极对接各级自然资源矿管部门,聚焦往年出让收益合同,按照矿业权层级建立部、省、市、县四级台账,收集整理了矿业权出让合同、划转前缴费明细等原始资料,建立全市矿产资源信息库,形成集掌握缴费进度、逾期风险预警、强化税费源管理的“第一手资料”,推进税费征管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截止5月底,全市依托矿产资源台账共提醒、催缴欠缴矿业权专项收入企业271户次。

  严审核,强化土地出让收入征收管理。以土地出让类非税项目为抓手,深化运用电子税务局非税项目模块,规范征收管理。配置土地出让金初核、复核岗,根据土地出让出让合同(协议),对费源信息开展核验,重点比对电子监管号、缴款金额、保证金金额、是否分期缴款、合同签订日期等费源信息的一致性,形成逐项审核、定期对账模式,确保基础数据、合同数据与征收数据一致,从源头上规范增量数据。截止5月底,通过规范核验流程共审核土地信息79条,核验通过74条,进一步提升了土地出让金征缴质效。

  夯基础,强化核定类收入全程跟踪。林草两费、水土保持补偿费等核定征收类非税收入项目普遍存在信息共享不畅堵点,这类非税收入仅在缴费环节由税务部门征收,税务与外部门数据共享流程不一、数据互通共享多有“梗阻”,容易出现费源信息缺失、基础数据错误、受理资料缺失的情形,造成未按规定足额征收、少征和提前征收等风险。天水税务局非税部门以加强日常费源管理为重点,从费源信息采集数据审核传递端入手,按岗把好“基础数据、数据入口、政策执行”三个关口,强化税务监管基础;从传递、申报数据入手,建立数据质量实时监控机制,推动从事后数据治理到事前核对、事中管控转变;从风险应对入手,落实“市局科室+县局股室+基层分局”模式,整合人力资源,督促税源管理责任落到实处。

  清水入渠,方能奔涌向前,活水养鱼,才能生机盎然。天水市税务局在非税收入管理上将不断优化征管模式,强化共治合力,提升服务水平,为涵养费源、服务发展大局贡献澎湃的非税动能。(何文娟)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