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党校(培训中心):党建领航强根基 多元赋能育精兵
今年来,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党校(培训中心)坚持党建引领,以实施质量提升三年行动为抓手,以开展基本培训为牵引,深入推进教学质量改革,高质量教育培训党员干部,建好干部培训主阵地、当好人才培养主力军、做好支撑赋能主平台,为公司和电网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智力支撑。
学理论 重实践 扎深思想根
在党校(培训中心),有一个“两个带来、一个带回”的传统,即每一位学员进校前,必须带一个来自实践一线的“成功经验”或“典型案例”以及一个本单位亟需破解的“难点痛点”,在培训结束后带回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
“我带来的问题是如何更好地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服务。”6月9日,国网总部负责人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学员在入校时说道。这些沉甸甸的“问号”被迅速汇总,党校随即组织精兵强将,为学员量身定制答疑解惑的方案。
课堂之上,思想的火花四溅。小组自由发言、全班重点研讨、跨班交流碰撞……传统的单位和专业界限被打破,学员们围绕热点主题,争相分享来自一线的实战心得、理论学习感悟和独到观点。教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的多向“思想按摩”,让那些困扰多时的“问号”在深度交流中悄然消失。
从党的作风建设的理论学习到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深度解读,从交流学习研讨会到课题攻关的实战推演。讲授式、案例剖析式、亲身体验式、头脑风暴式研讨、模拟决策式……一套精心设计的“组合拳”轮番登场,全方位锤炼学员解决问题的能力。
“带来的‘硬骨头’,在课堂上被大家从各个角度‘啃’了一遍。老师们引导我们抽丝剥茧,同学们贡献各自领域的智慧,很多模糊的思路豁然开朗。这次培训真是收获满满!”谈起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2025年党委管理领导人员集中脱产轮训班,学员们直言收获颇丰。
这份“收获满满”,得益于该单位精细化的管理体系。翻开《班主任工作职责》和《学员手册》,各项规章制度清晰明了,由“辅导员-班主任-班委”构建的三级联动机制,让辅导员跟班、班委会自治、研讨发言、随机督查贯穿始终,实现了培训全程闭环管理。
在做好教育培训工作的同时,该单位积极融入公司智库“1+3”模式。依托其深厚的学科积淀、学术实力和汇聚的学员智慧,在党的创新理论宣传阐释、重大实践难题攻关、决策咨询服务等领域持续发力。
《智库建设规划》《2025-2027课题指南》相继出炉,8项研究课题、9部教材同步启动,牵头或参与了3门国网总部领导人员培训课程的开发。“我们不仅培养人,更要当好公司发展的‘思想引擎’和‘智慧外脑’。”该单位相关负责人表示。
战一线 破瓶颈 技能练精兵
4月7日,在330千伏北培变继电保护室内,变电专业新员工董志斌正全神贯注地盯着继电保护屏柜。他的手指小心地划过一排排指示灯和旋钮,对照着图纸,学习如何对复杂的电量及非电量保护定值进行整定校准。
“屏柜接线、定值核对、保护校验……这些以前只在课本上看过。今天跟着师傅们上手干了一遍,虽然紧张,但收获太大了!”董志斌说道。
以往,新员工经过简短培训后就直接分配到基层班组。“书本知识和现场需求有时像隔着一层纱,”该单位培训师坦言,“部分新人容易‘懵’,上手慢,甚至产生畏难情绪。”
如何让新人更快成为“顶梁柱”?今年,该单位首次为电专业新员工量身打造了长达两个月的“强筋健骨”计划,打造“通识+公共+专业+体测”课程体系,将多名国网公司系统专家、行业专家及公司领军专家“请进来”,传授最前沿的技术和宝贵的实战经验;领导班子成员轮番上讲台,亲自解读公司发展战略,将战略执行的脉络清晰地呈现在学员面前。
光听还不够,关键是要“上手练”。理论课程一结束,新员工们立刻被带到了实战一线。”通过前往国网天水供电公司330kV秦安变电站、送变电公司线缆实训基地和天水特高压实训基地‘点对点’实践培训,目标就是让他们回去就能上手,缩短适应期。”该单位相关负责人介绍。
培训效果好不好,摸底加考核来验证。今年,该单位创新实施“培评一体”培训模式,针对不同专业、岗位开展“入职诊断考”,依据考试成绩“对症下药”。同时,将实操能力考核与中级工取证相结合,专业技能考核通过率99.77%,高压电工特种作业取证率85%。
“我们将持续开展特种作业、直流、无人机操作、新型储能技术、人工智能等最新领域的专项培训。”该单位相关负责人说道,这些代表行业未来的技术培训,也将成为新员工们“技能包”里的新装备。
强考评 严流程 量准技能尺
“考题紧扣智能设备操作和现场作业风险点,这种紧贴实战的检验太有针对性了!”在刚刚结束的2025年技师及以下技能等级评价专业知识考试上,一位输电专业员工感慨道:“日常积累的经验和新技术应用能力,在这次考试中得到了系统验证。”
5月23日,一场专业技能“大考”在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党校(培训中心)拉开帷幕。1633名员工齐聚考场,参加涵盖变电检修、配电运检等127个工种的严格考核。本次评价通过理论测试、后续实操及业绩评估等环节,全方位检验员工专业素养。
为确保评价精准有效,该单位做足准备,组建专业命题团队,依托国网技能等级评价管理系统,精心打造127套差异化考卷;电子监控设备全程覆盖,实现“电子天眼”无死角监控;考务、巡考、后勤等专项工作组协同发力,保障考试平稳有序。
“我们严格遵循国网技能评价标准,实现了从考务管理到技术保障的全流程规范化运作。”该单位相关负责人强调。这种“差异化组卷、封闭式管控”的考核模式,已成为公司科学选拔技能人才、畅通职业发展通道的“标准尺”。
为提升评价“含金量”,该单位还创新考评机制,力邀系统内一线专家深度参与命题,紧密对接生产实际;将评价结果与培训资源分配、岗位晋升有效挂钩;各单位业务骨干严格履行监考职责,确保公平公正。
本次理论考试结果显示:技师通过率70.84%,高级工79.19%,中级工81.94%,初级工75.6%。后续,该单位将结合实操考核与业绩评价进行综合评定,为员工技能水平精准“画像”。
(张萍)
- 2025-07-11国网张掖供电公司:电力护航 共绘“杏”福画卷
- 2025-07-11甘肃建投开展“夏送清凉”慰问活动
- 2025-07-11国网陇南供电公司:智慧指挥“强中枢” 点亮民生“幸福灯”
- 2025-07-11兰州市福彩中心召开全市福彩市场销售员培训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