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财经新闻 >> 文教

匠心筑梦 四阶涵育——新工科视域下兰州城市学院“建筑匠心”课程思政品牌实践

2025-07-31 17:53 来源:中国甘肃网

  近年来,兰州城市学院深入贯彻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帮助新时代大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亟须强化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力。对此,兰州城市学院主动打破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的壁垒,在建筑类专业探索打造“建筑匠心”课程思政品牌,以系统化思维构建育人体系,将思政元素深度融入建筑专业教学实践,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以学校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杨文娟教授为带头人的课程团队,不仅斩获省级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其成果更成为高校课程思政“从形式融合到内涵统一”的参照案例,为新工科课程思政育人实践给出了具有学科特色的参考答案。

  体系化构建:从“零散融入”到“系统育人”的课程思政升级

  “专业课程不能只教知识,更要传递价值。”团队负责人杨文娟教授常以此强调育人初心。在团队看来,课程思政的生命力在于“入脑入心”,绝非“思政元素+专业内容”的简单堆砌叠加,而是一场深度融合的“化学反应”。这种融合需要系统化设计作为支撑,才能形成长效机制,真正构建起从“认知”到“认同”、从“灌输”到“融入”的完整育人链条。基于这一理念,团队成员立足建筑类专业特点,不断深耕探索课程思政的有效落地方式,深研课程思政体系化建设,历时三载打造“建筑匠心”课程思政品牌,构建起“匠心筑梦,四阶涵育”课程思政体系,这一体系让课程思政有了清晰的“育人路线图”,也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感悟”。

  课程团队以《建筑构造》《绿色建筑技术》等核心课程为支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系统梳理专业教学与国家战略、区域发展需求、行业发展前景的内在关联,将新型城镇化、“双碳”、乡村振兴等国家需求与专业教学的具体内容紧密结合。

  课程团队深挖行业特色育人资源,将中国建筑史中的文化智慧(如中国古代建筑在设计和建造中如何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工匠精神(如梁思成团队探寻佛光寺的执着与坚守)、大国工程案例(如港珠澳大桥的技术突破)等融入课堂,通过专题讲座、案例评析、课堂辩论、经验分享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体悟“家国情怀”与“专业担当”。

  课程团队联合建筑企业、地方政府建立校企、校地合作实践育人基地,带领学生参与真实项目,积极参加“美丽乡村,蓝图有我”社会实践活动,走进基层乡镇,通过手绘街道、震后危房排查、新农户住宅房屋普查等专项活动,深入践行做人民设计师的使命担当,通过“图纸设计—现场施工—方案优化”的全流程实践,将“设计为民”的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实现从“认知”到“认同”的跨越。

  课程团队开发“虚实融合”教学平台,整合BIM模型库、碳排放计算与历史建筑数字孪生资源,形成“设计、分析、实践”教学闭环。同时依托前沿课程内容、重要案例、实习实训实践,引导学生体悟大国重器背后的专业担当与创新精神,突破了“技术传授+思政点缀”的浅层融合模式,通过数字技术激活传统建筑文化基因,其标准可量化、过程可追溯、理念可复制,使专业使命、价值引领与实践赋能形成强大育人合力。

  品牌化辐射:以课程思政驱动专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建筑匠心”课程思政品牌的价值,不仅在于建筑学专业育人质量的提升,更在于以点带面推动学校品牌专业建设升级,为新工科课程实现“文化传承+科技创新”的双向赋能提供了创新示范,形成“品牌引领—专业提质—学生成才”的良性循环,实现专业知识与价值理念的“同频共振”。

  《建筑构造》作为学院课程思政品牌化建设的标杆课程,以“培养人民的设计师”为主线,将专业知识点与“中国古建筑智慧”“BIM赋能数智化设计”“绿色低碳设计”深度融合,创新采用“课堂辩论+方案汇报+专题研究”的递进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具象化理解“专业所学”与“国家所需”的内在逻辑,该课程在全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获得专家一致认可并斩获一等奖。“这门课打破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的壁垒,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建立了专业自信和社会责任感,体现了高校教师的育人智慧。”评委们评价道。

  通过系统化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学生在专业知识掌握、价值塑造与专业认同上持续提升。在“课堂辩论”的互动模式中,学生专业自信与社会责任感显著增强。在科创融合方面,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明显提高。三年来,建筑学学生参加各类建筑设计大赛,获得全国一等奖2项、全国二等奖6项、全国三等奖1项,校级奖项若干项,获奖率同比增长60%,学习获得感大幅提升,参与科研项目的积极性明显提高,逐步形成“学专业、爱行业、报国家”的鲜明导向。

  长效化推广:让课程思政经验形成示范效应

  课程团队开发的“虚实融合”教学平台模式已推广至《建筑设计》《绿色建筑技术》等5门课程,不仅带动建筑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形成集群效应,更辐射至土木工程、城乡规划专业核心课程,推动跨专业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协同发展。

  “建筑匠心”课程思政品牌化建设,在团队集体智慧打磨中形成《建筑构造课程思政教学指南》,不仅增加专业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同时提升课程思政的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指南》被纳入学校“三全育人”示范课建设标准,成果经验已在兰州城市学院全校范围内推广应用,并辐射到省内多所高校,为不同专业提供“立足学科特色、融入思政元素”的参考路径,彰显了课程思政在专业教育中的时代价值。

  从体系构建到品牌辐射,再到示范推广,“建筑匠心”课程团队以项目化教学筑牢行业人才培养高地,用创新思维激活课堂育人能量,在筑牢新时代大学生信仰根基的实践中,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初心,深耕卓越工程师培养之路,团队实践经验充分印证专业课程思政的核心,正在于“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让每门专业课程都成为铸魂育人的重要阵地,让学生在专业成长中自然浸润价值理念,最终实现新工科背景下“知识传授”与“立德树人”的协同共进。

  兰州城市学院“建筑匠心”课程思政品牌实践,以系统化设计为导向,突破思政元素“碎片化嵌入”局限性,推动课程思政从“点上突破”迈向“面上覆盖”;以凸显专业特色为核心,立足建筑学科特质深挖育人资源,让思政元素与专业内容实现“自然融合”,使思政教育浸润“专业味道”;以实践转化为目标,依托校企校地合作与项目驱动模式,引导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中践行“手脑并用,创造分析”的校训精神,深刻体悟专业价值,达成“知”“行”统一,推动课程思政从“课堂灌输”升级为“实践养成”,成为助力专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催化剂”。未来,学校将以课程思政品牌建设为支点,进一步深化跨学科课程思政协同机制,持续释放品牌辐射效能,让课程思政“专业味道”渗透至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全过程。(兰州城市学院供图)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