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医共体”让百姓“近”享优质医疗
“以前去城里看病来回折腾,现在好了,镇上的卫生院也能做颞侧注射治疗,走几步路就能到,方便多了。这真是给我们老百姓办了件大好事!”敦煌市转渠口镇村民李大爷的真切感受,正是敦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成效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敦煌市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全力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通过整合医疗资源、优化服务流程、强化人才培养等举措,构建起“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新格局,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智慧跟着诊疗跑——远程会诊让群众看病“少跑腿”
智慧服务与人才培育为“健康网”强筋健骨,让优质资源触手可及。投资1100万元实施医共体信息管理平台建设项目,实现了全市7个乡镇卫生院远程会诊室与市医院的高效联动,医疗资源实现互联互通、整合共享,医疗卫生机构协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5月3日,一位黑龙江籍游客突发鼻出血及全身弥漫性出血点,情况危急。患者服务中心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协调多科室联动并对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专家开展远程会诊,最终成功稳定患者病情。
常态化开展“四下沉”工程,敦煌市总医院派驻44名医护骨干驻点帮扶,开展30余场技术培训,完成15例远程会诊。全市15家医共体成员单位数据互联互通,双向转诊效率大幅提升,转诊时间从3天缩短至1天,基层医疗机构首诊率提高6%,乡镇分院上转率同期提高39.2%,酒泉域内上转率增高9.8%,分级诊疗格局逐步成型,基层诊疗能力持续增强。
服务跟着健康走——首例“医共体宝宝”见证服务升级
6月10日,转渠口分院在总院产科、麻醉科团队护航下,成功接生首个“医共体宝宝”。产妇家属段林山感慨:“乡医院接生,省去奔波,费用节省近半!”
协同服务让“健康网”结出惠民硕果,医共体建设惠及更多家庭。医护调度中心积极开展“高年资医师下沉”行动,组织专家团队赴郭家堡、三危等分院开展医疗质量督查,通过统一质量标准和管理规范,推动基层服务水平快速提升。选派执行院长进驻乡镇分院,通过“派驻一名院长、带来一套制度、统一一套标准”,把总院成熟的管理体系、质控标准、服务流程整体“搬运”到乡镇分院,实现城乡医疗服务同质化。
医保政策持续惠民,在医共体框架下医保管理中心实现按病种分值付费改革全覆盖,推动医疗服务收入占比提升,门诊患者次均费用下降8.7%,群众就医负担切实减轻。
硬件跟着需求建——7.5亿强基让“家门口”医院升级
硬件提质为医共体“健康网”筑牢根基,让基层服务底气更足。总投资7.5亿元的敦煌市医疗服务中心项目按三级医院标准推进,涵盖全品类业务用房,拟设床位550张,年内将实现主体封顶;投入1350万元改造提升总医院社区分院,加固中医医院老院区5544.24平方米区域,升级81间业务用房并配备20台先进医疗设备,9月底即可投用。
机制创新激活服务动能,总医院创新“一办八中心”管理架构和“六统一”模式成效凸显。药械管理中心累计向基层配送价值90万元的医疗设备和耗材,破解基层“缺医少药”难题。阳关分院通过医共体赋能,配备120急救车、除颤仪等设备,经总院专家4场专题培训提升诊疗能力,已成功上转2例胸痛患者,构建起“院前急救—基层处置—上级转诊”的高效协同网络。
从远程会诊到专家下沉,从医保惠民到硬件升级,医共体让“健康网”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随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不断深入,敦煌市正加速构建“城乡一体、上下联动”的医疗服务新格局,为建设健康敦煌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何玉娜)
- 2025-08-21兰州皇冠假日酒店:精细化管理赋能酒店高质量发展
- 2025-08-21“当合格兵,做合格工”——记方大集团优秀退伍军人付登学
- 2025-08-21方大炭素开展厂区树木病虫害防治工作
- 2025-08-21跑道上的重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