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建投七建公司:创新驱动拓市场 聚焦经营增长级
近年来,甘肃建投七建公司积极拓展经营业务模式,坚持抓经营、促发展,围绕优质业主、重点区域持续加大经营力度。面对经济下行、投资政策调整、债务风险加大等严峻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形势,七建公司认真落实上级党委关于高质量发展系列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专业化、区域化、一体化、集约化,统筹抓好甘肃建投“强总部、强经营、强清欠、强管控”当务之急和“稳增长、提质效、重科技、增活力、控风险”等长远之策的重点任务,全方位促进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全力落实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不断促进甘肃七建经营工作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思维导向:创新拓展业务模式
推动业务结构优化升级,将“建筑+”作为企业转型突围、培育新增长极的核心战略路径。 目前,城市更新与闲置工业用地功能转换已成为建筑行业的重要新市场,七建公司要紧盯兰州、西安、银川、河北、安徽、陕西、新疆等核心城市及重点地级市的老旧小区改造、低效商业区提升、工业遗址、文化复兴等项目,大力发挥本地化优势(熟悉政策、地情、资源),探索“规划-建设-运营”一体化模式,提供全周期解决方案,同时,重点参与政府主导的连片更新项目。
优势导向:深耕市场细分领域
在积极布局新基建(5G基站、数据中心、人工智能)、新能源(光伏、风电、抽水蓄能电站)、环保工程(水处理、固废处理)、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等领域的同时,七建公司始终坚定不移地依靠建安主业。通过客观合理分析企业自身优势,做实做透甘肃七建本地市场,企业积极响应民生需求升级,大力布局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设施建设领域。重点参与省市重点医院维修改造与病房更新、西北地区各大高校的新校区建设与老校区翻新和功能优化;参与高校、职业院校、中小学的标准化及特色化建设;参与构建集现代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于一体的区域医疗中心,承接各级医院提升、区域医疗中心等新建项目,提升优质资源可及性,为民生改善贡献力量,同时开辟企业增长新赛道。
机制导向:组织与人才赋能经营阈值
为避免同质化竞争,近年来,七建公司笃力聚焦自身优势领域,如超高层建筑、轨道交通、水利水电、绿色建筑、智能化安装等,打造企业品牌标签,形成技术壁垒。强化了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公司”,整合市场信息、投标报价、客户关系、合同谈判等职能,避免多头经营和内部消耗。同时,推行“分公司经营制”,赋予分、子公司更大的经营自主权,包括一定额度的投标决策权、采购权和薪酬分配权,激发前线活力。公司鼓励核心经营和管理团队对重大项目进行跟投,将个人利益与项目盈亏深度绑定,极大提升责任心和风险意识,对于在开拓新市场、新客户、新业务领域方面取得突破的团队和个人,给予重奖。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七建公司特别重视对综合性经营人才的专业化培养,为培养“复合型”经营人才建立了一系列制度办法,要求经营人员不仅要懂商务,还要懂技术、懂金融、懂法律。同时,积极尝试从市场引进高端经营人才和新兴领域专家,为企业带来新思路和新资源。
管理导向:创新管理促进经营工作提质增效
七建公司不断强化“标前”成本测算和风险评估,建立了科学的投标报价模型,严格要求每一个投标项目必须进行详细的成本测算和风险评估,从而确保项目有合理的利润空间。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赋能经营,甘肃七建独有的“信息管理中心”为企业建立了数据库,汇集了历史项目成本数据、劳务分包价格、材料设备价格信息,为公司精准报价提供数据支撑。同时,在投标阶段深度应用BIM技术进行方案模拟、碰撞检查、工程量自动核算,提升技术标水平和报价准确性。
甘肃七建积极推行集中采购平台,建立了顾客满意度制度,大力推行资金分割模式,从而为培育长期、稳定、优质的分包商和供应商提供了制度保障和合作基础。值得一提的是,甘肃七建在全司范围内创新推行“全员经营”、“建筑+”模式,让每一位员工,尤其是项目一线管理人员,都成为甘肃七建的良好“品牌代言人”和“信息员”。通过承建地标性工程、获得各类奖项(鲁班奖、詹天佑奖等)、承担社会责任来提升品牌形象,进而为企业全面完成“十五五”经营目标提质赋能。(陈斌、周建杰)
- 2025-08-11甘肃建投七建公司全力驰援榆中县抢险救灾
- 2025-08-05甘肃建投:三维扫描点云技术重塑异形铝板幕墙智造新标杆
- 2025-07-28甘肃建投七建公司党建引领打造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
- 2025-07-25甘肃建投安装公司荣获一项省级工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