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财经新闻 >> 省内经济

华亭:“见犊补母”政策助农“犇”富路

2025-09-24 16:48 来源:中国甘肃网

  “上个月刚添了这头小牛犊,政府就给母牛发了600元‘奖励’!”在华亭市马峡镇寺沟村,养殖户雷万兴指着牛棚里活蹦乱跳的小牛,脸上洋溢着藏不住的喜悦。这得益于马峡镇正在扎实推进的2025年度“见犊补母”第二批验收工作,一笔笔及时到位的补助资金,正悄然改变着农户的养殖生态。

  近日,华亭市马峡镇组织验收组深入全镇11个行政村,逐户开展“见犊补母”现场核查。验收过程中,工作人员严格执行“申报一头、建档一头、验收一头”的原则,仔细核对养殖户所在村社、母牛存栏及产犊情况等信息。对符合政策的,现场填写验收表,并由养殖户、验收组成员、村负责人三方共同签字确认,真正做到“一户一档、一牛一溯”,从源头上确保政策执行的精准与透明。

  同时,验收结果以村为单位及时张榜公示,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坚决杜绝虚报、冒领现象,让惠农政策在阳光下落地生根。

  “见犊补母”政策采取“以补代奖”方式,对养殖户饲养的母牛每产下一头健康牛犊即给予资金补助。这一举措不仅有效激发了农户饲养基础母牛的积极性,更引导大家主动优化品种、提升养殖技术,从而实现增产增收,为肉牛产业提质增效和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力。

  走进罗马寺村养殖大户湛志明的牛棚,30多头基础母牛膘肥体壮,正悠闲进食。湛志明一边忙着为牛群投料,一边高兴地算起了“收益账”:“今年我家有14头小牛符合补助条件,领了8000多元补贴,这政策真是实实在在送到了我们心坎上!”

  从最初摸索入门,虚心请教养殖技术,到如今成为村里的养殖能手,湛志明的发展轨迹正是马峡镇牛产业扶持政策见效的缩影。几年间,他新建了钢结构牛棚,养殖规模扩大至35头,日子越过越红火。

  如今,像湛志明一样,越来越多的农户借着产业奖补的“东风”,通过肉牛养殖走上了致富路。政策的精准落地,不仅鼓了农民的钱袋子,更坚定了他们“我要发展养殖”的内生动力,逐步推动养殖业从“被动扶持”向“主动发展”转变,为农村产业振兴和农民稳定增收开辟了新路径。(胡博艺 陈调蕊 图/文)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