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张掖供电公司:生态电网守护候鸟生命线
在河西走廊的“蜂腰”地带,黑河如一条碧色丝带蜿蜒而过,滋养出一片生机盎然的绿洲——甘肃张掖黑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不仅是全球候鸟迁徙的“中转驿站”,更是黑鹳等珍稀物种的栖息天堂,被誉为“丝绸之路上的生态明珠”。

10月11日是“世界候鸟日”,国网张掖供电公司积极组织“黄河之滨”青年志愿服务队来到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候鸟保护宣教活动,切实提高群众保护鸟类、保护湿地的意识,为守护鸟类栖息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贡献“电网”力量。
活动中,青年志愿者通过向游客、市民发放守护候鸟宣传画册,讲解当地候鸟种类、介绍了候鸟的生活习性、迁徙路线,以及保护候鸟对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向大家传递电网绿色发展理念和措施成效,引导更多人员关注鸟类保护和候鸟栖息地保护,做知鸟、爱鸟的候鸟守护者,共同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张掖湿地博物馆内,青年志愿者近距离观察和认识湿地中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通过实地探索,大家了解了湿地植物野生动植物保护知识,认识了依赖湿地补给、完成迁徙的候鸟。这些生动的体验,让青年志愿者真切领略到大自然的无穷魅力,感受到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与脆弱。
国网张掖供电公司联合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开展“电网-候鸟”协同研究,对张掖境内7225基杆塔、2046千米输电走廊进行三维建模,精准标注56处鸟类集中停歇点,并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对25基铁塔进行力学仿真,评估鸟类停驻对塔体结构的影响。基于排查研究成果,安装新型环保型声光驱鸟器200余个、新型防鸟刺20000余个,将鸟类触电风险降至0.3%以下,为进一步实现电网运行与生态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持。

此外,引入“银线侦察兵”智能监测系统,集成了AI智能识别、夜间智能投影以及红外智能感知技术,能够精确捕捉鸟类的栖息位置。使电网运维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预警,成功将鸟类碰撞电网事故率降低83%,同时实现电网运行与生态保护的双向智能调节。
为主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助力电网线路设备与鸟类、环境和谐共存。一直以来,该公司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系统谋划,推动绿色转型,建设绿色电网,促进电网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出一条电网发展与生态文明相得益彰的和谐之路、创新之路,为爱鸟护线行动的顺利进行撑起绿色保护伞。
国网张掖供电公司将持续秉持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结合地域特点、候鸟迁徙活动情况,不断探索科学爱鸟、护鸟措施,持续联合多方力量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守护候鸟迁徙,为守护张掖绿水青山、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贡献力量。(缪梦婷 文/图)
- 2025-10-11国网庆阳供电公司:以审促改强管理 问责明责提质效
- 2025-10-11临夏市税务局:以“高效办”破题 用“便捷感”答卷
- 2025-10-11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党校(培训中心)2项作品获甘肃省科普作品大赛二等奖
- 2025-10-11华亭:小核桃成为富民金果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