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甘肃电力点亮陇原“绿电富民路”
4月20日,张掖市高台县骆驼城镇梧桐村“牧光互补”农牧小区牛棚顶部,光伏板在春日暖阳下源源不断输送“绿电”,国网张掖供电公司台区经理赵文智和同事正在仔细检查用户计量装置,全力保障光伏客户发电顺畅。
“多亏你们定期来帮忙检查设备,以前后院只能养四五头牛,现在通过‘农牧光’改造,养殖规模扩大了,光伏发电还能增加收入,真是一举两得!”骆驼城镇梧桐村村民关峰对上门走访的台区经理赞不绝口。

羊群在武威古浪150兆瓦沙漠光伏发电示范区的光伏板下吃草 王霞 摄
2024年5月,甘肃省能源局、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联合下发《关于开展甘肃省“千家万户沐光行动”“千乡万村驭风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按照“一个市州选择一个县,该县选择1-2个示范点”的布局思路,在全省开展分布式光伏试点工作。指出利用公共建筑屋顶、村集体空地建设的,鼓励采用“企业+集体”的建设模式,探索以屋顶、土地使用权入股或租赁等方式实现共享收益。利用居民建筑屋顶建设的,鼓励采用“企业+农户”的建设模式,以屋顶使用权入股或租赁等方式实现共享收益;农户利用自有屋项自投自建的,执行国家既有政策。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紧抓政策机遇,充分发挥甘肃新能源产业发展优势。一方面,以电为纽带,加速推进乡村主配网建设;另一方面,大力推广电能替代的清洁低碳优势,引导农户将“闲置棚顶”转化为“绿电生产线”。同时,定期组织台区经理上门服务,全面检查光伏设备运行及结算情况,确保光伏电力稳定并网。
为适应新能源大规模接网的新形势,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在国家电网系统内成立首家省级电源服务机构,设立首个实体化服务窗口,制定统一服务标准,构建起“管理集约—服务融合”的电源接网服务体系。全新打造的“一口对外、内转外不转”服务模式,大幅提升了接网业务办理效率与便捷性。此外,该公司强化政企协同,建立常态化沟通会商机制,及时攻克新能源接网及建设过程中的难题;通过《新能源接网服务工作专报》机制,定期向省市两级政府汇报项目进展,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有力支撑。
在政策利好的关键时期,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以光伏发电业务为核心,全力构建光伏建设、运维一体化服务体系。成立由多专业部门组成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协调推进工作小组,实行“一项目一专班”,对项目立项、建设、投资、接入等环节进行全流程跟踪。在用地、融资、用工、用能等方面提供全方位保障,推行“一站式”线上业务办理,打造电源并网“一口对外”新模式,提供覆盖全流程的优质服务。通过建立“领导包抓督办、项目长总负责”服务体系,不仅助力“牧光互补”项目落地,还为乡村电商、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等产业提供“一站式”办电服务。
项目建设全程,国网甘肃电力始终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建设初期,组织专业人员主动上门提供“一对一”跟踪服务,为每户建立专属光伏档案,并优化办电报审流程;项目报装并网阶段,台区经理积极与政府沟通,深入现场勘查细致讲解并网业务流程与设备安全使用方法;建设过程中,实现项目申请、现场勘察、并网流程等业务“一站式”办理,安排专人全程跟进项目规划、设计及配套工程;项目建成后,持续开展“一对一跟踪式”服务,常态化排查光伏电站线路、计量装置等隐患,现场解决用户难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如今,“牧光互补”模式在甘肃遍地开花。永登七山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600兆瓦牧光互补示范项目让荒地焕发新生;临泽县平川镇工城村“牧光互补”生态饲养5.9兆瓦示范点“龙头企业+村集体公司+农户”三方利益连接机制备受热评;古浪县金宇牧光互补产业园15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光伏板与牛舍相互映衬构成独特风景线。棚上绿色发电,棚下生态养殖,真正实现了发电养殖两不误。据悉,仅2024年甘肃省建设牧光互补试点项目26个,装机规模129.9兆瓦,涉及15个县(市、区)24个乡镇,到2025年底分布式光伏将达3500兆瓦。
随着“蓝色光伏板、绿色产业链、金色富民路”的乡村振兴画卷在陇原大地徐徐铺展,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将持续优化电力营商环境,充分发挥“一站式”接网服务体系效能,依法合规做好新能源项目全流程并网服务,助力光伏用户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李春莲)
- 2025-04-17邮储银行定西市分行高效解决个体工商户资金难题
- 2025-04-21兰州城关区2024年“以旧换新”带动消费18.29亿元
- 2025-04-21一季度甘肃全社会用电量451.12亿千瓦时
- 2025-04-21方大炭素举办一季度炭素板块降本增效经验交流研讨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