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公安:“四个强化”提升创安创稳质效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常伟 通讯员 刘星
今年以来,民乐县公安局立足中心大局、聚焦群众期盼,纵深推进“祁连1号、2号”行动,从严从实从细落实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各项措施,刑事、治安案件发案实现“双下降”,有力维护了辖区社会大局持续安全稳定。

强化打击整治,推动主动创稳“提质”
2025年5月,民乐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在日常监测中发现辖区一居民预约银行取现15万元现金用于投资理财,这一行为与反诈民警掌握的“线下送金”类电信诈骗模式高度吻合。民警迅速找到受害人,发现受害人被诈骗分子深度“洗脑”,且15万元的现金被取走。侦查民警快速出击,在最短的时间内抓获2名犯罪嫌疑人并为受害人追赃挽损14.8万元,赢得群众真心感谢。
针对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犯罪,民乐县公安局推进一体化实战中心建设,建立“中心主研、警种主打”侦查打击机制,深化串并案分析,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盗抢骗”“黄赌毒”“食药环”等犯罪。今年以来,侦破电信网络诈骗案件21起,挽损143.1万元,追回农民工工资138万余元,刑事、治安案件发案同比分别下降31.6%、3.3%,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强化主防主责,推动基层治理“蓄能”
炎炎夏日,在民乐县城的大街小巷,总会看到一支由派出所民辅警、社区网格员、义警组成的警网联防队开展巡逻防范、隐患排查、矛盾化解、信息采集,他们紧盯群众身边的小事、难事,以“接地气、有温度”的方式访民情、解民忧,积极融入基层治理,成为守护辖区平安的“新名片”。
今年以来,民乐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聚焦主动创稳提级,不断创新新时代社区警务新模式,将相对分散的基层社会治理力量有效整合,组建由158人组成的14支“城关义警”队伍,深化警网融合,做实做细“一管三防”,依托“警调对接”“一警情三推送”机制联动化解矛盾纠纷96起,帮助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事项50余起,探索出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子,提升了警务效能。

强化安防建设,推动治安防控“增效”
2025年6月16日傍晚,民乐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群众报警求助,一名71岁的老人离家未归。接到求助后,辖区派出所民警迅速行动,一边安抚家属情绪,一边详细询问老人的外貌特征、衣着打扮以及可能的去向等信息,随后立即启动无人机进行空中搜寻,最终在离家较远的一处蓄水池旁发现走失的老人,并安全送回家中。
近年来,信息化技术在服务社会治理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民乐县公安局紧跟时代步伐,依托现代警务持续深化智慧安防建设,累计建成智慧安防小区94个。积极探索“无人机+”空中智慧警务新模式,配备无人机6架,并完成30名无人机操作员培训,不断丰富无人机应用新场景。聚焦城区巡防机制改革,购置6辆摩托车,组建30人的巡防队,积极打造最小作战单元和应急快反力量,构建了立体化治安防控网络。

强化实战练兵,推动素质能力“创优”
一支素质过硬、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队伍,始终是能打胜仗、能打硬仗的坚强保障。公安队伍是平安建设的主力军,只有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练什么”的原则,常态化开展实战练兵,全方位提升能力素质,才能在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担起保一方平安、护一方稳定的重大责任。
民乐县公安局聚焦实战实效,深化能力素质提升“十大行动”,扎实开展“领导干部上讲台”等专题培训和大数据建模、红蓝对抗实战演练,全面提升全警综合警务技能和实战水平。今年以来,先后有2个团体荣获全市公安机关比武竞赛第一名,2名民警荣获“全市刑事技术标兵”荣誉称号,生态警务宣传报道被央视新闻、人民公安报刊发,“暖心警事”5部小视频累计播放量达50万余次,争先创优劲头更足。(民乐县公安局供图)
- 2025-08-19天水税务:助力农林牧渔企业尽享税惠红利
- 2025-08-19“石榴花开 艺心筑梦”到人民中去文艺演出走进天祝哈溪镇
- 2025-08-19华亭:紫玉米成为致富“金棒棒”
- 2025-08-19国网庆阳供电公司:电力赋能“小菌菇”撑起“致富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