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财经新闻 >> 新闻资讯

【和美乡村看甘肃】盘活山区一片地——临洮县龙门镇加快地方经济发展扫描

2025-08-20 15:56 来源: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金树栋 通讯员 薛小鹏

  八月的临洮,天高云淡,大地流金。

  山路弯弯,车轮滚滚。记者驱车行驶在临洮县龙门镇山间的道路上,感受着大自然的壮美和无尽的韵律。

  秋日的朝阳下,记者走进龙门镇,山川大地处处展新颜,产业发展遍地开花,乡村生机勃勃,人民安居乐业……目光所及,尽是一幅幅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画卷。

  今年来,临洮县龙门镇以和美乡村建设为契机,产业发展为发力点,不断改善环境,村容村貌建设等民生福祉,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近年来,该镇把有机蔬菜种植作为产业升级和群众增收的主导方向,结合镇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大胆尝试,按照“一茬变多茬、平面变立体、产品变商品、低效变高效”的现代化种植要求,提出了“一基地五体系”的有机蔬菜种植体系。

  2024年,该镇投资831万元,实施了东五里铺村早熟马铃薯基地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709.6亩,整治田块719亩,埋设输水管道33.65公里,建成240平方米的智慧农业展示区与智能水肥一体设备间1间,配套建成5000立方米的调蓄水池3座,实现了“小田”变“大田”、旱地变水地、漫灌到滴灌。

  今年,该镇谋划建设临洮县有机蔬菜科技示范园项目。项目总投资4480万元,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投资2000万元,建成各类大棚340座,其中薄膜连栋大棚2座、高标准双拱架多层覆盖保温大棚12座、高标准拱棚14座、单层双膜拱棚312座,配套建成产业路2.7公里、排水渠6.1公里。二期投资800万元,建设蔬菜溯源系统、大棚智慧化系统、室外气象站及恒温库、分拣中心、交易大棚、尾菜处理池各1座。目前,该项目正在有序建设中。三期谋划投资1680万元,建设3000平方米高原夏菜精深加工生产车间1座,配套建设清洗池、污水处理池、分拣中心;引进高原夏菜加工生产线,配套脱水加工生产设备,主要加工甘蓝、西兰花、南瓜、芹菜、辣椒等。

  该镇构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蔬菜产业化联合体,与临州集团、康乐农百鲜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协议,将示范园的321个大棚整体出租。镇农投公司种植7个大棚、种植大户种植12个大棚,各种植主体运用统一育苗、统一移栽、统一管理、统一检测、统一销售的五统一全产业链种植模式,实现有机蔬菜种植标准化。同时,引进和培育普罗旺斯番茄、串番茄、彩椒、水果黄瓜、水果萝卜、上海青、芹菜等特色有机蔬菜品种,推行“茄果+叶菜、早熟瓜果+萝卜、大棚芹菜”的多茬轮种模式,通过多茬、全季、高效种植,充分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切实增加了经济收益。

  家住龙门镇二十里铺村槐树社的张伟告诉记者:“他目前有两个蔬菜大棚,种植辣椒年收入五万左右,彻底改变了靠天吃饭的传统种植,老两口日子过的很幸福。”

  临洮有机蔬菜现代科技示范园董事长王吉伟指着眼前一排排塑料大棚说:“该镇建成占地620亩的有机蔬菜基地,建成了340座塑料大棚,带动153户群众人均增收2400元,带动周边80余户群众在基地务工,人均年增收2.3万元,村集体经济年分工收入45万元,为当地农户增加了经济收入,助推和美乡村建设的步伐。”

  百舸争流,破浪者领航;千帆竞发,奋勇者当先。如今,在龙门镇,一座座环境优美、乡风文明的村庄,一处处节点景观如优美画卷徐徐展开,一个个村落净起来、雅起来、美起来,一幅幅“点”有特色、“线”有美景的新型乡镇画卷已泼墨成型。登高望远,以全面乡村振兴为契机,承载着梦想和希望、激荡着干事的龙门镇人民,迎着初秋的阳光,踏歌前行。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