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财经新闻 >> 省内经济

邮储银行嘉峪关市分行:金融活水润戈壁 特色产业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2025-10-28 17:57 来源:中国甘肃网

  秋日的嘉峪关,戈壁披金,硕果飘香。新城镇的青贮玉米地里,金黄秸秆被收割机粉碎装车,直供周边养殖企业;文殊镇的采摘园内,奶油草莓鲜红饱满,游客拎着果篮笑意盈盈;养殖基地里,梅花鹿悠然觅食,特色养殖渐成规模……一幅“戈壁生金、产业兴旺、农民增收”的乡村振兴画卷徐徐展开。

  新城镇种植大户曹师傅的500余亩甜叶菊田迎来了收割期,收割机穿梭田间,嫩绿的叶片将被送往白糖生产企业加工。“今年能扩种200亩,全靠邮储银行的支持!”曹师傅算起了增收账,“引进新设备后亩产提高15%,28万元贷款刚到账就订了种苗,按现在的收购价,今年能多赚12万元。”

  这份底气源于金融服务的精准滴灌。今年4月,曹师傅计划扩大种植规模却苦于资金周转,邮储银行嘉峪关市分行客户经理在“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中得知情况,当天便对接需求,推荐“极速贷”产品,1天后28万元贷款即到账。“以前跑银行来回折腾,现在客户经理上门服务,效率比翻地还快!”曹师傅的感慨道出了农户心声。

  在新城镇新城村万亩青贮玉米基地,种植合作社带头人李先生正指挥农户分拣装车。金黄的青贮玉米秸秆新鲜多汁,将发往武威、张掖的大型养殖合作社。“这片地能从120亩扩到300亩,30万元贷款是关键。”李先生回忆。年初采购优质种子、租用大型播种机时资金短缺,邮储银行依托村里的“信用村”评级,3天内就发放了贷款。如今,合作社推行“订单种植”模式,亩产量达5吨,每吨收购价比普通玉米高出80元,带动20多户农户亩均增收近1800元。

  旅游的赛道上,金融活水同样浇灌出致富花。文殊镇河口村沈先生的采摘园里,游客正弯腰采摘奶油草莓。“要不是22万元贷款及时到账,根本赶不上国庆旺季。”今年,沈先生计划搭建恒温大棚、升级滴灌系统,却被50万元开支难住。邮储银行嘉峪关市分行客户经理走访后量身定制“极速贷”方案,5天内完成审批放款,让采摘园顺利实现“四季有草莓摘”。

  从田间种植到农旅融合,邮储银行嘉峪关市分行精准对接“戈壁农业”需求。通过将17个行政村分类为“产业核心村”“潜力培育村”,推出“农牧贷”“产业贷”等专项产品,简化审批流程,让金融服务直达田间地头。针对种植户、合作社、乡村民宿等不同主体,提供从几万元到几十万元的差异化信贷支持,形成全链条服务体系。

  邮储银行嘉峪关市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聚焦甜叶菊、青贮玉米、奶油草莓采摘等本地特色产业,深化“信用村+金融服务”模式,加大信贷投放力度,让金融活水不仅滋润戈壁农田,更装满农户的“钱袋子”,为嘉峪关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持久动能。(武慧琴)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