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天府尹张起鹓
在武威,提起牛鉴,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但还有一位二品大员却鲜为人知,这就是顺天府尹张起鹓。
张起鹓,原籍行名张维选,字子班,号耐庵,古浪县古浪镇暖泉村人。清朝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五月,咸丰皇帝钦授顺天府尹、加布政使衔、享从二品。掌管北京城及周边24县的治安与政务,直接向皇帝负责,可直接进宫面圣,钦赐自拥军马6000人,与御史台、九门提督府等衙门几乎有相等的权限。而且还有承接全国各地诉状的资格,相当于宋朝包公坐镇的开封府。名义上归属直隶总督,但朝廷颁布圣谕等重要文书时,又名列直隶总督之前,真正位高权重。考证张起鹓一生,可谓宦海起伏、命途多舛。
国子监读书选入仕
张起鹓家族,祖籍山东安丘。明朝末年,其先祖张攀任职甘肃镇副将,在与残元势力作战中不幸阵亡,后世流落迁居古浪,定居平顶山下暖泉坝,勤耕创业,兴办教育,逐渐成为当地名门望族。张起鹓父亲张进南,字赋文,号平山,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举人,选任安徽祁门县知县,后任太和、颍上等县知县。善于断案,很有声望,更重视家族教育。做官后就在家乡开设了私塾,张家子弟因此读书受益,一大批优秀子弟脱颖而出,外出做官或商界发展。家族中先后走出进士1人、举人4人、监生4人、贡生4人、秀才20多人。除顺天府尹外,5人先后任职道台、知府,5人任职知县,多位家族女性被朝廷封为夫人、恭人、宜人。
张进南生五子:分别是张维毅(夭逝)、张维寅、张起鹍(行名维达)、张起鹓(行名维选)、张起鸿(行名维适)。长子张维寅,字清斋,科考不明,皇清诰授中宪大夫;次子张起鹍,字博九,科考不明,清朝道光二十年(公元1841年)左右,任广东花县知县。因禁烟、平叛屡建战功,并带领乡勇克复县城,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十一月,上谕:“赏知县张起鹍等花翎,”皇清诰授朝议大夫。
张起鹓生于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年)八月二十九日,少时聪明伶俐、读书颇有悟性,成绩出众。其父官声清明、政绩优良,依规于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选入国子监读书,取得监生功名。由于为人精明强干,学业出众,遴选入仕,成为清朝直隶总督衙门隶员,后任职直隶石景山、保定府同知。因政绩卓著,擢升直隶河间府、保定府知府、永定河道等职。道光末年升任天津道。从此,步入勾心斗角的清朝宦海,留下了一道既绚丽多彩,又惊心动魄的人生轨迹。
天津道平叛立奇功
据《天津通志·旧志点校卷》(中)记载:“由同知洊升天津道,政清刑简,吏畏民怀。有土豪某者,恃财强横,出入公门,人畏其势,莫敢谁何。公访得其不法事,拘而鞫之,某服罪,径详大吏,置之法,舆论翕然称快。咸丰三年秋,粤逆北犯,公与盐政文公(谦)、运使杨公(霈)力筹战守,郡城赖以保全。五年,擢升顺天府尹。”简明扼要地概括了张起鹓在天津道任上的政绩。
张起鹓升任天津道后,立志要做一位好官,做了许多有益百姓的实事,受到拥戴。但是很快遇到了麻烦。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南方叛军从海陆两路围攻天津。当时朝廷军队还没赶到,地方军队仅有一万人马,加之腐败无能,不堪一击,形势非常危急。作为地方最高长官,张起鹓没有被吓退逃跑,这在当时地方要员中很是少见。他立即会同盐道文谦等人,发动盐商捐款,招募乡勇,组成“团练”。并在非常时期动用非常手段,大胆从监狱罪犯中挑选罪不至死者,编入团练,承诺如若杀敌立功,可以赎罪。想尽千方百计,调动一切力量坚守城池。并利用猎户排枪等民间武器,重创叛军,打死叛军首领“开山王”。克服重重困难,等来了援军,保住了天津城。朝廷闻讯,咸丰皇帝亲发上谕:“赏长芦盐政文谦布政使衔;天津道张起鹓按察使衔;总兵官特克慎、知府钱炘和、知县谢子澄花翎;守备张振熊等蓝翎。”
时运不齐,命途不顺。这是人生的重大考验,也是重大机遇。张起鹓任职天津道,赶上叛乱,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也凭着他非凡的才能与胆识,成功过岗越坎,得到朝廷称赞,为自己赢得了机会。
天津是京畿门户,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叛军围津,朝野震动,清政府立即派出包括哲里木、卓索图、昭乌达东三盟蒙古兵在内的多路大军赶来增援。胜保、托明阿、善禄、西凌阿,惠亲王绵愉、僧格林沁等钦差、王公等朝廷大员蜂拥而至,健锐、火器、前锋、护军、巡捕诸营各路大军浩浩荡荡几十万涌集一处。天津很快成为核心所在,后勤保障越来越捉襟见肘,成为当务之急。
张起鹓是天津地方长官,在守卫天津城战斗中,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深得绵愉、胜保、僧格林沁等王爷、大帅的赏识。当时,胜保为大帅、僧格林沁为监军,两人对张起鹓更是欣赏有加。前两任随军总理粮道接连被革后,他们盯上了张起鹓,联名奏请皇帝同意,将随军总理粮道的重任交给了张起鹓。职务没有提升,算是特殊时期的临时抽调。宁生生把一个烫手的“山芋”放到了张起鹓的手中。
黄云凯所著《我在大清官场30年》一书,是清朝要员张集馨的自叙年谱,原名《道咸宦海见闻录》。书中记述,由于天津战事吃紧,后勤保障不力,特调江西布政使张集馨到天津,接替了一位吴姓的人,总理大军粮道。谁知仅仅应对不到两月,就因筹粮困难,被各路八旗军头目辱骂的难以应付。只好知难而退,装病辞职。书中写道:“张起鹓于腊月十七日接替粮道事务,其实只有450两银子和一些账目单据。”又说:“乾、嘉年间总理粮台的,有的赚了十几万两及几十万两不等,但是大多转眼成空,子孙绝灭。那时粮饷充足,上天尚且不能容忍;现在国库紧张,想方设法筹饷……刚正不阿的人一定会引起怨怼,想让人满意,就得浮开谎账,否则就不能报销。违例报销一旦败露,自家性命难保。所以愚蠢的人把粮台看成捞钱的肥差,而智者则把它看成火坑。现在,我蒙圣上天恩,终于有机会把这个差事推卸出去,圣上对微臣的抚恤实在是太大了啊。”不难看出,总督粮道就是拿自己的生命做赌注,不是常人能干的差事。
除了负责后勤保障事宜,总督粮道还要负责招募民夫,修筑工事、炮台,购置武器等事务。《我在大清官场30年》中记载:“……派信告知粮台张起鹓,请派几十民夫,在营筑工事挖条战壕,以保证安全。……”足见事务之繁,事量之大。
张起鹓作为汉臣,无奈之下接上总理粮道差事,心中的悲苦可想而知,只能把国家的事当成自家的事。当时,张起鹓长子张琛正在候任广西柳州知府。万难之下,也调来帮办粮道,父子二人兢兢业业,如履薄冰,精心对待每一件事,以免招来祸患。
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张起鹓胸怀一片善心,尽可能地救助难民、保护难民。《我在大清官场30年》中记载:“……张起鹓调来几车热馒头,让委员们分发给难民……”当时兵勇非常复杂,许多说是兵,其实和匪没有两样,欺压、骚扰百姓的事件时有发生。凡被张起鹓发现,必将犯科军士戴枷在营门口示众。每到一地,都要派兵守在难民住处,发现擅自进入难民者,以律捉拿问罪。一念善举,得到民众的好评。为他筹办粮务、征用民夫等诸多事务铺垫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也为朝廷平定叛乱军立下了汗马功劳。
《清朝咸丰朝实录》记载,咸丰四年,“长芦盐政文谦奏:逆匪溃窜,抚绥弹压,甚关紧要。天津道张起鹓前经调办粮台,可否仍回本任?上谕:张起鹓已有旨催赴大营,军务紧要,万不能饬回本任。”这也可能是张起鹓急流勇退的谋略,也可能是天津地方的民心所在,总之说明张起鹓早已厌烦官场、退意渐浓,只是无可奈何。
平叛取得决定性胜利后,军中开始裁撤乡勇。张起鹓抓住机会,几次向僧格林沁郡王提出转呈皇帝辞官回乡的请求。但僧格林沁以军务正忙没有准奏,只有硬着头皮往下干。能混到这个份上,进一步说明了张起鹓具有非凡的才能和办事的老到。
直至咸丰五年五月,平叛战争彻底胜利。僧格林沁念及张起鹓保障后勤的头功,专奏皇帝,保举出任山东巡抚。折子递上,咸丰思虑再三,感觉京城安危更为重要,需要张起鹓这样的能臣干吏来治理守护。上谕颁布:“以顺天府府尹谭廷襄为刑部左侍郎;直隶天津道张起鹓为顺天府府尹、加布政使衔。”
生命的帐幕有点裂缝,才能相伴阳光的灿烂;前行的道路上有些弯道,才有路边更美的风景。然而在腐朽没落的清朝政府,不论张起鹓有多么卓越的才能,还是掌握不了自己命运的方向盘。凭军功争到“北京市市长”的职位,但鲜艳的花环下,却是真正的火坑。
用人不当祸从天降
事实上,总督随军粮道,最难的并不是筹粮困难,而是应对那些来自京城的八旗权贵和蒙古王公。一支军队中哗啦啦来了一大群王爷、大帅、钦差大臣、贝勒贝子,加上顶头上司直隶总督衙门的大员。盘根错节、纵横复杂,明争暗斗、矛盾重重,都是些惹不起的主儿,而且都想在粮道这里挖一块肥肉。张起鹓夹在中间的万难可想而知,但他能应付自如、左右逢源。除了才能非凡、自身清廉外,只能是着情报销他们的违规账目。几年下来,他虽然争得了绵愉、胜保、僧格林沁等王公大臣的信任和认可,但也得罪了许多谋私未成的大小官员。
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当时,在粮道衙门里有两个人,深得张起鹓信任。一个名叫杨菊衫,另一个名叫汪寿昌。这两人投机钻营、阿谀奉承,同僚中声名狼藉,是大家公认的小人。但张家父子被他们的小人做派蒙蔽了双眼,一时未能识破。当时,杨菊衫已是一个年届七十的老朽,因机敏善算,仍留在营中帮办粮台事务。小人不可怕,怕就怕小人老谋深算。杨菊衫偷偷将所有不合规的报销款项,另记了一本黑账。偶然一个机会,他逮到一个捐职知府的机会,遂以黑账挟制张起鹓“借”银二千两,张起鹓不敢抗违,只好如数满足。汪寿昌是粮道账房方元仲的亲戚,能书善算,对一些违例事项也有耳闻。见杨菊衫顺利得遂,自己又保举无望,遂效法乞求张家父子捐个佐杂。张起鹓未予允从。没想到,一件事未办就在这个小人心里种下了恶念。其时,朝中翰林院有个编修名叫杨翰,以营缘钻剌为能,恶名昭彰,遭人劾参。走投无路中,前来投奔张起鹓。因杨是张起鹓儿女亲家的侄子(或是外甥),张怜其贫,时加赒恤,并厚待其母,引荐在胜保营中谋了个差事,得以勉强度日。平叛凯撤时,杨翰谋求保举,亦效法杨菊衫向张起鹓借银五百两。
此时,张起鹓掌管的随军粮道,已被错综复杂的违例支出报销得千疮百孔,自己还垫了许多亏空,实在无钱可借,只好爱莫能助。杨翰见状怀恨在心,又给张起鹓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看到张起鹓顺利升官,杨翰妒火中烧,心中越发忌恨,遂与汪寿昌合谋,将张起鹓不合例账目,罗列若干,并捏造在完县(今河北顺平县)有损公肥私的产业等罪。乞求叫伍辅祥的御史向朝廷参劾。
《清咸丰朝实录》记载:咸丰五年六月谕内阁:“昨据御史伍辅祥奏参、总理直隶粮台前任、顺天府府尹张起鹓侵渔帑项。当派穆荫将该员所办粮台报销文册查封。所有张起鹓被参各款,著派花沙纳、全庆秉公查办,据实具奏。”
经花沙纳等按参款查核,“并无欠发口粮、克扣赏恤情事。只有通判龚国瑞捐输钱文,比较含混,并有滥行支应问题。由花沙纳、全庆、会同刑部审讯。”
咸丰六年四月,咸丰又谕:“前因御史伍辅祥奏参张起鹓总理粮台,侵渔帑项。据花沙纳等将查出各款具奏。伍辅祥奏参那(挪)移置产一条,经查张起鹓置买完县城内帐局一所、铺号德生长;药铺一所、铺号永和堂;完县中下邑帐局一所、铺号德生厚;又完县乡下堆积贩卖粮食若干万石。此外,还在京城源义和钱铺、保定府生源银号等处有存银。这些均在粮台甫撤之后,系廉俸所余,并非那(挪)移公项。”本来事情已有转机,皇帝一听还有若干财产,又令花沙纳等会同刑、户、工部进一步核实。
直至咸丰八年七月,花沙纳等与刑部奏称:“据户、工二部将革员张起鹓经手的粮台正杂各款会算完结。尚无侵蚀入己情弊。惟挖补账目情节较重,应加等科罪。”咸丰上谕:“此案革员张起鹓办理粮台,违例滥支盐粮马乾,及各员行住车价,并车马津贴银两。均未照定例办理,已有应得之咎。且呈出账目因有违例之处,逐款改补,意存规避,实属有心蒙混。著发往军台效力赎罪;暂行监禁,勒限两个月将应赔款项完缴清结,再行起解查封其完县房产等财物。”
张起鹓父子如履薄冰、兢兢业业地为平叛清军圆满完成了后勤保障任务,做出了人不敢为而为之的贡献,自己却落了个革职赔款的下场。在朝官员乃至皇帝都心知肚明,但烂到脓包一样的朝廷还要顾及颜面,只好嫁祸给这个汉臣背黑锅。张起鹓含冤受罚、忧愤不过,未及两月监禁期满,一病不起,于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九月十七日,冤逝狱中,时年53岁。消息传出,天津人士鸣冤叫屈,无不惋惜。
兰桂齐芳纷呈英豪
张起鹓生八个儿子,分别是张琛、张璠、张珩、张璟、张瑜、张琪、张玙、张碱;其兄张起鹍生五个儿子,分别是张球、张珊、张瑚、张瑸、张玫。按原籍辈分是“育”字辈,行名的中间是个“育”字。张琛,行名张育琛、字桐熙,张起鹓长子。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顺天府乡试高中贡生,授刑部山东司员外郎、赏戴花翎,后任广西柳州府知府、候补道;张珩,张起鹓三子,科考不明,任职直隶承德府赤峰县知县。张球,行名张育球、字筱云,张起鹍长子,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高中举人,历任刑部江西员外郎、热河办事司员;后在江苏候补知府,因侦破海运案有功,累加盐运使衔及二品顶戴,擢升淮安知府、徐州知府;张璿,张起鸿之子,科考不详,历署广东潮阳、丰顺县知县。其他子侄未见入仕记载,但个个英豪,兴家创业,均为商界巨人,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产业涉及钱庄、票号、药材、粮食等多个行业,遍及京城、河北、山东等地。前文所述,张起鹓子侄在完县的财产就是一斑。
值得一提的是张起鹓次子张(育)璠,英年早逝,敕授登仕郎、诰赠奉直大夫。妻子含辛茹苦,教子勤读。璠子张澂自幼聪明好学,博闻强记,精通经史,顺利通过院试、乡试、会试,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殿试高中二甲四十八名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后任福建泉州,建宁等知府。这是古浪历史上唯一的进士。古浪县志评语:“文章论理缜密透彻,文风清新自然,很受学者器重。”甘肃作协主席赵燕翼诗赞:
龙山泉暖暖寒村,寡母孤儿菇苦辛,
挂角负薪破万卷,蟾宫折桂第一人。
平反昭雪后世留名
清朝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九月,张起鹓冤逝刑部大狱,朝野议论纷纷,许多正义之士鸣冤不平。特别是曾任职过的军队、天津、 河北等地都有鸣冤叫屈的声音。《重修天津志》(卷四十)记载:“事未雪而卒,津人士惜之。”张琛、张球等子侄一班人,更是申诉不绝。直到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时过24年后,彻底平反昭雪、恢复名誉。光绪皇帝诰授通奉大夫、敕封树碑。张氏后裔遵旨将张起鹓等七人遗骨棺椁从京城运抵古浪,葬于古浪县城北张氏祖茔松树坟,树立了神道碑。碑料为砂石质,通高290厘米,宽92厘米,厚约20厘米,碑额圆形,碑头浮雕双龙图案,边缘刻双线卷云纹,阴刻26字楷书:“皇清诰授通奉大夫、赏戴花翎、布政使衔顺天府尹张公之神道碑。”
此外,张维寅之妻唐孺人,守节三十一年,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请旌;张育璠之妻王孺人、翰林院编修张澂之母,守节三十年,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请旌;张灏之妻李孺人,守节三十二年,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请旌。为弘扬她们的高风亮节,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张氏族人专门树立了“旌表张门节孝三世同操合建碑”。碑额下方正中阴刻楷书“圣旨”二字,整碑边缘刻卷云纹。上书碑文:“皇清旌表张门节孝故处士维寅之妻、职员育琳之母唐宜人;处士育璠之妻、翰林院编修张澂之母王宜人;处士灏之妻、增广生员耀祖之母李孺人三世同操合建碑。”
1990年4月,古浪县政府将张道台墓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22年8月,古浪县政府又将张氏“二碑”公布为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明确保护法律依据,也为张起鹓留下了永久的纪念。(胡林山)
- 2023-01-17邮储银行舟曲县支行:邮银协同 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 2023-01-17邮储银行徽县支行送春联迎新年
- 2023-01-17邮储银行陇南市分行组织员工包饺子迎小年
- 2023-01-17邮储银行礼县支行不断提升老年客户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