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辉中短篇小说集《月亮下蛋》出版
中国甘肃网1月29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张振国)近日,被誉为小说界“行吟诗人”的李学辉的中短篇小说集《月亮下蛋》(上、下册)由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该小说集汇集了作者2011—2022年十年间在全国各大刊物发表的30篇中短篇小说。
著名文学评论家雷达先生曾说:“李学辉的小说颇具特色,且热心地方文学事业。”著名评论家杨光祖称:“学辉的小说冷峻、蕴藉。他的写作缓慢而坚实,没有浮躁和喧哗。”近三十年来,李学辉苦守一隅,以“别人怕写不快,我怕写不慢;别人怕写不长,我怕写不短”的理念,以“果子不熟我不摇”的创作态度,持续着“手工创作”。其作品的“诗意性”与“现实性”,得到了诸多评论家和读者的肯定,也以“辨识度”较高的特色受到了业界的赞誉。
本书收录了作者近十年创作的中短篇小说《挂在山顶的风》《羊皮月光》《月亮下蛋》《麦饭》《背面是姑姑》等30余篇,作者运用一贯富有张力的想象、明快的语言节奏、喜剧化的色彩,在作品中植入离奇、波折和戏剧性的片段,凭借精巧的艺术细节对生活和人物作真实描绘和刻画,以故事的形式,冷静、诙谐、细腻地叙述小人物的情感、成长、生活和经历,让读者满怀敬意地感受普通人的美。本书不论是文字感召力还是思想深度,都足以带来令人惊喜的生活启示和力量。
——敦煌文艺出版社书评
那一年,我恰好羁留武威,正埋头于一本书的创作中。秋夜里,我时常翻看李学辉的一些中短篇小说和文化札记,认出了他文字中的孤独与韧劲,也渐渐清楚了他的方向。我忽然明白,他以前的全部写作,他对河西走廊历史、地理、民俗和心态的爬梳,他对凉州文化的热爱与廓清,他匹马走过的脚印,其实都在为一本未来的书做准备。——那一段,李学辉尚在创作的阵痛中熬煎,试着去找见一根灯绳,把灯点亮。
——叶舟《李学辉 农耕时代的守望者和挽歌者》
李学辉的短篇小说,不敢说篇篇都好,但总体达到了较高的水平,选材普遍独特,主题也普通深刻,语言风格偏于冷峻奇崛。这与好坏无关,只是一种表达方式。他在短篇小说的创作方面,有着20多年的修炼,在文学日益走向市场化的时代,短篇小说因其文体的特殊性,这个最为考验作者功力的文体,已然沦落为小众文体,很难在泱泱文海中浮出水面。但这也正是磨炼一个作者文学功力、文学心性和文学耐心的考场。李学辉在出版了两部短篇小说集以后,一举拿出长篇小说《末代紧皮手》《国家坐骑》《塞上曲》,引起国内文坛广泛关注。与其说,这是他的长篇小说获得了成功,毋宁说,这是他的短篇修为的一种集体亮相。
——马步升《作家印象》
李学辉是属于土性的小说家,他的小说中透出的那股河西特有的“土气”,尤其凉州的文化地气,是比较少见的。如果没有扎入地底的根须,是无法做到如此地步的。
——杨光祖《凉州文学的紧皮手—李学辉和他的小说》
还能再说什么呢,这一条道走到黑,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李学辉:这个生于凉州、长在凉州、半辈子用文字写凉州的黑脸汉子,他就像一个执着的大地守夜人,一个在大雪纷飞时走遍山川河流的行吟诗人,我相信他一定是聆听到了那片土地最深处的秘密。
——严英秀《李学辉的英雄主义》
李学辉是新世纪以来勤奋笔耕的西部作家,其小说创作成就斐然。李学辉小说注重对西部精神的发掘,这成为其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依据;李学辉小说虽然叙述的主要是凉州故事,但其视野却没有局限于凉州,而是有着更大的辐射空间,即力图通过讲述凉州而达到讲述“中国”的预设,我们称之为“家国想象”。无论是对于西部精神的阐发,还是对于家国想象的释放,李学辉小说都是从一个原点出发的,这个原点就是“巴子营”世界。李学辉小说所精心创构的“巴子营世界”,具有极强的西部性,这通过其所描述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的西部性,以及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西部性,清晰地呈现出来。
——王贵禄 贾张书晨《西部精神、家国想象及“巴子营”世界》
李学辉,甘肃武威人。现供职于武威市文联。曾用笔名补丁。中国作协会员,甘肃省作协副主席,甘肃小说八骏之一。在《中国作家》《北京文学》《钟山》《飞天》《芳草》等刊物发表小说近百余篇,有作品被《小说月报》等报刊选载。出版中短篇小说集《月亮下蛋》(上、下册)《李学辉的小说》,随笔小品集《弹指拈花》《凉州食事》等。长篇小说“凉州三部曲”(《末代紧皮手》《国家坐骑》《塞上曲》)为“中国文学增添了绝无仅有的绝世题材”而受到广泛关注。获敦煌文艺奖、黄河文学奖、梁斌文学奖、《飞天》十年文学奖、《芳草》汉语文学女评委奖最佳叙事奖和抒情奖。
- 2024-01-26邮储银行嘉峪关市分行上门服务为客户解“后顾之忧”
- 2024-01-26邮储银行庆阳市分行:写春联 送祝福 迎新年
- 2024-01-26邮储银行张掖市分行:“企业大走访”构建行走的邮储金融服务平台
- 2024-01-26定西兰临750千伏输变电工程顺利完成甘肃省档案局项目档案专项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