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财经新闻 >> 文教

甘肃农业大学校领导深入课堂与师生同上“开学第一课”

2025-09-05 17:40 来源:中国甘肃网

  金秋九月,万象更新。9月1日上午,新学期开课首日,甘肃农业大学校园内书声琅琅,教学秩序井然。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教学中心地位,校领导班子率队组成11个检查小组,分赴诚朴楼、博学楼、慎思楼等主要教学场所,深入课堂一线与师生同上“开学第一课”,通过实地调研、现场指导、交流研讨,为新学期教育教学工作开好局、起好步,以实际行动弘扬“扎根陇原、服务三农”的办学传统,践行“以本为本、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一线把脉教学运行:平稳有序展新貌

  清晨8时许,各检查小组已分散在教学楼入口、教室后排及实验室区域,重点围绕教师到岗、学生出勤、课堂秩序、教学设备运行及后勤保障等关键环节展开细致检查。从检查结果看,全校首日开课课程涵盖农学、工学、理学等多个学科门类,任课教师均提前到岗、备课充分,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教学;学生们着装整齐、按时到课,课堂上专注听讲、积极互动,展现出昂扬向上的学习风貌。各教学楼内窗明几净,多媒体设备、实验仪器运转正常,后勤人员全程值守保障,为教学活动提供了坚实支撑。

  “这堂《作物栽培学》老师结合了最新的智慧农业案例,互动环节设计得很巧妙!”“教室的空调温度刚好,投影清晰,听课特别舒服。”课间休息时,学生们纷纷分享对新学期的期待。动物科学专业2022级学生张宇表示:“看到校领导来听课,感受到学校对教学的重视,我们更要珍惜课堂时光,努力学好专业知识。”

  课间交流传关怀:精准指导促提升

  在听课过程中,校领导与授课教师亲切交谈,既肯定教师们严谨的教学态度和良好的课堂效果,更围绕“如何上好新时代的‘金课’”展开深入交流。并就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提出了希望和建议:要主动拥抱数智技术变革,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工具融入教学场景,加快建设互动性强、资源共享的‘智慧课堂’;课程思政不是简单叠加,而是要与专业知识点深度融合,润物无声地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三农使命感;善用虚拟仿真、远程实验等现代教育技术,把实验室‘搬’进课堂,把田间地头的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案例,让课堂更有深度、更接地气;更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通过课后谈心、问卷调研等方式了解学习困难,做好学业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价值观。

  副校长滚双宝带领教务处、高等教育发展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先后来到动物医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等重点学院,实地查看实验室准备、教材发放、教研室备课记录等情况。“本科教学是立校之本,开学准备工作必须细之又细。”他强调,各学院要严格落实教学主体责任,以“开学第一课”为契机,持续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为新学期教学质量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深耕育人初心:以实干护航高质量发展

  此次校领导深入课堂一线,既是甘肃农业大学长期以来坚持“教学中心地位”的生动体现,也是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要求的具体行动。近年来,该校聚焦“新农科”建设,深入推进“课堂革命”,通过打造“耕读学堂”“田间实验室”等特色教学平台,将陇原大地的农业生产实践转化为鲜活教材;依托“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项目,引导教师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型人才。

  “课堂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校领导深入一线听课调研,既是压实教学责任的过程,更是传递关怀、凝聚共识的过程。”甘肃农业大学党委书记赵凯表示,新学期学校将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持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努力构建“学生忙起来、教师强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的育人新格局,为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乡村振兴战略和甘肃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培养更多“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高素质农林人才。

  新学期的钟声已经敲响,甘肃农业大学正以昂扬姿态,在深耕教育教学的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书写“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新篇章。(甘肃农业大学供图)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