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财经新闻 >> 省内经济

镇原:“新风大集”吹响乡风文明集结号

2025-09-28 17:57 来源:中国甘肃网

  秋分时节,五谷丰登。在国庆、中秋双节与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交汇之际,9月26日,由镇原县委政法委派驻榆杨湾村驻村工作队精心策划主办的“庆国庆·迎中秋·话丰收”农民文化艺术节暨“移风易俗·共创文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在村文化广场变成一场人气爆棚的“新风大集”。工作队不仅延续其在政策和行动上的一贯帮扶,更在此次活动中凸显“志智双扶”理念,将思想引领与文化浸润作为核心,创新采用“政策引导+文化传承+趣味互动”模式,成功激发村民内生动力,为乡风文明建设注入思想活力。

  思想引领:树立新风向,让文明理念“扎根”

  活动伊始,驻村第一书记席媛媛宣读的移风易俗倡议书,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孝老爱亲,自觉抵制铺张浪费、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定下了思想引领的基调。工作队还积极协调镇司法所工作人员到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相关政策法规。传达政策的同时,通过表扬刘学斌、李正璞、陈彩琴等12位“新风表率”,将抽象的价值观念转化为村民身边可学可做的生动教材。通过深挖“零彩礼”、丧事简办等典型事例的思想内涵,让“重情轻礼”的婚恋观、“厚养薄葬”的孝道观从文件走入现实。在签名承诺环节,工作队更是将思想动员置于行动之前,通过党员干部带头,引导村民在思考中承诺,在承诺中升华认识,完成了一次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认同”的思想转变。

  文化浸润:搭台倡新风,让优秀传统“说话”

  工作队深刻把握文化滋养人心、涵育新风的作用。他们不仅是活动的组织者,更是乡村文化资源的挖掘者和提升者。活动现场,那些由工作队征集、并巧妙融入移风易俗主题的剪纸、刺绣等民俗作品,让传统技艺不再是单纯的摆设,而是成为了传播现代文明理念的鲜活载体,实现了传统文化与时代新风的创造性结合。在文艺演出环节,从《中国美》到《左邻右舍》,工作队引导文艺爱好者将节目变成“思想的课堂”,用艺术的魅力潜移默化地倡导孝老爱亲、邻里和谐,实现了文化娱乐与思想教育的完美融合。

  实践转化:趣味中宣教,让理论融入“行动”

  如何让高深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驻村工作队的答案是将宣教融入实践。活动设计的每一个趣味互动项目,都蕴含着深刻的文明理念。“趣味套圈”不再是简单的游戏,套中的是贴有文明标签的实物,更是对“尊老爱幼”“邻里团结”等价值观的具象化认可;“摸石过河”体验的是摒弃旧俗所需的耐心与稳妥;“接力丰收”则强化了勤劳致富的荣誉感;“同心聚力·力倡新风”拔河比赛展现了团结协作的力量;“步履同心·携手共进”绑腿跑增进了邻里间的信任与默契。这种“体验式”宣教,让村民在欢声笑语中完成了对文明新风的思想认同和行动同步,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

  此次“新风大集”,是榆杨湾村驻村工作队从物质帮扶到“志智双扶”、从政策执行者到思想引领者角色转化的一次生动实践。工作队通过“搭台唱戏”,有效激发了村民参与热情,成功激活了乡村文化的一池春水,让文明乡风不仅写在文件里、挂在口头上,而是变成了村民乐于参与的“身边活动”,探索出了一条接地气、有活力、见效快的乡村治理新路径,为乡村的全面振兴注入了丰厚的文明内涵。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