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财经新闻 >> 省内经济

【和美乡村看甘肃】山楂映红半山腰——临洮县玉井镇山楂产业发展纪实

2025-10-20 11:44 来源: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金树栋

  金秋十月,临洮县玉井镇店子村的南坪沟沿上,漫山遍野的山楂树缀满了红彤彤的果实,一串串“红玛瑙”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随风摇曳出丰收的韵律。从昔日的干旱山地到如今的“红果宝地”,玉井镇以3000亩山楂林为根基,串起种植、加工、旅游的全产业链条,让小小的山楂果成为乡村振兴的“致富果”。

  生态禀赋打底,种出“黄金品质”

  玉井镇的山楂“天生带优势”。这里海拔1800米,昼夜温差大,利于果实糖分积淀;土壤富含矿物质,使山楂果胶含量高达5%,果实质地紧实耐储存,无论是鲜食还是加工都极具优势。这份独特的生态条件,让玉井镇成为名副其实的山楂“黄金产区”。

  在映山红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山楂基地里,负责人牛进军正看着采收景象满脸欣慰。从八年前种下第一棵山楂苗,到如今60多亩山楂林蔚然成林,他坚持推广有机肥种植,用绿色理念培育优质果品。“我们的山楂是‘果子药’,药食同源的特性吸引了县内外大型制药企业长期合作,根本不愁卖。”牛进军的话里满是自豪。如今,合作社不仅实现30万吨的年产能,更让十多名周边群众实现就地就业,每月能拿到3000元左右的稳定工资。

  党建引领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店子村村党委通过“党建+产业”模式,整合资源、政策扶持,推动合作社与农户深度联结。土地流转带来转移性收入,务工岗位拓宽增收渠道,村集体经济每年还能获得两万元收益,形成“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农旅融合赋能,激活全域价值

  玉井镇的山楂产业从未局限于“种”与“加”,而是以果为媒,让产业价值延伸到三产领域。已连续举办六届的山楂花节,将春日赏花与秋日摘果串联起来,把一季产业做成了两季经济。

  每到10月中旬至11月初的采收期,清晨露水未干时的山楂林便热闹起来。游客们挎着竹篮体验采摘乐趣,5元一斤的自采价格虽略高于市场,但亲手摘下的新鲜果实与社交分享的满足感,让大家觉得物超所值。店子村的“红果人家”农家宴需提前一天预约,千年古槐树、明代烽火台串联起的一日游路线,让游客从“摘完就走”变为“多待一天”,带动餐饮、住宿等消费持续升温。

  为提升体验感,当地细节拉满:南坪沟观景台标注出下午3-5时“红叶映山楂”的最佳拍摄时段,亲子研学活动开设标本制作、果核工艺等课程,乡村巴士每日3班接驳、自驾有免费停车场,贴心服务让游客来得舒心、玩得尽兴。98元含运费的3斤装礼盒,更让这份“山楂甜”跨越山海,成为传递乡情的特色伴手礼。

  从荒山拓荒到红果满枝,从单一种植到三产融合,玉井镇用十年时间,让山楂树在干旱山地扎下深根,也让产业振兴的希望在群众心中扎根。这串串火红的山楂果,不仅装点了玉井的秋日,更照亮了当地乡村全面振兴的康庄大道。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