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祁连自然保护站生态保护成效卓著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张振国 通讯员 祁世恒
云杉林海翻涌金浪,雪峰映蓝天愈显清洌,草甸野花星罗棋布,松脂与草香在空气中交融弥漫。这里是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生态锁钥”,河西走廊的“母亲山”,每一株灌木的抽芽、每一声雪豹的低吼,都牵动着国家生态安全的命脉。“十四五”五载春秋,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祁连自然保护站以党建为炬、科技为翼、责任为锚,在守护祁连山生态根脉的征程上,镌刻下一串坚实而温暖的足印。

党旗漫卷生态绿:淬炼忠诚担当的政治品格
“生态保护不是简单的守山看林,而是践行‘国之大者'的政治答卷。”祁连保护站党支部书记王芝义的工作笔记上,工整地写着这句话。五年来,保护站将党建基因深度融入生态肌理,让红色血脉成为最充沛的护绿动力。
思想铸魂,培根育苗。保护站构建“三维学习矩阵”,支委会“第一议题”领学、党校专家专题讲学、高台红西路军纪念馆等红色地标践学,年均开展4次专题党课、12场主题党日,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打造成职工的精神底色。老党员王玉武参观八步沙林场时红了眼眶:“当年治沙人用麦草固沙,今天我们护林人用科技守绿,都是给子孙留饭吃!”
先锋领航,冲锋在前。6个“党员责任区”、12个“党员示范岗”如点点星火,照亮了山野,保护站精心打造的“党建+绿色先锋+女子护林队”成为了全省林草系统的金色名片。2022年深冬,大水管护站积雪没膝,党员突击队踩着及大腿深的雪窝,徒步10公里,用冻僵的手救下了被困的马鹿幼崽;2023年春,冰沟景区接到违规穿越警报,党员巡护组4小时翻越3道险峻山梁,最终将一行人安全劝返。“党员就该在悬崖边站岗,在风雪里冲锋。”突击队长的话,道出了这支队伍的共同信念。

融合破题,创新赋能。保护站推行“党建+业务”双百分考核,将支部战斗力转化为生态保护力。针对“巡护靠腿、监管靠眼”的困局,党员技术骨干组建“智慧监管专班”,攻克智能巡护监测等相关技术难题,建成“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使核心区监测覆盖率从75%跃升至98%。“现在坐在指挥室,哪片林子有异动、那片林子有隐患,屏幕上一目了然。”老党员狄万忠指着实时监控画面,眼里闪着光。
监管智变向精准:织密森林资源防护网
祁连山森林,是河西走廊700万人口的“绿色水塔”。保护站以“全要素感知、全周期管理”为目标,让资源监管从“粗放”走向“精细”。
科技赋能,织就天罗地网。30多台红外相机如忠诚卫士,24小时捕捉雪豹、岩羊的活动轨迹;7座视频监控塔集成气象、火情、热点监测功能,数据直通省级平台;无人机每月“体检”重点区域;地面管护员手持智能巡护终端,实时上传巡护数据——科技手段让破坏生态的行为无处遁形。
网格兜底,激活共治力量。推行“保护站+管护站+管护员”三级林长网格,将辖区划成34个“责任田”,明确“谁来管、怎么管”。更创新“生态管护员+”模式,吸纳100名农牧民变身“生态护林员”。祁连镇的杨大爷便是其中一员,从前抱怨牛羊没草吃,如今巡山时劝阻放牧,顺带当起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大使”,“现在游客多了,守着好生态,农家乐的生意都火起来了!”

修复提质,厚植生态本底。针对历史遗留的退化林草地,保护站下起“精准修复”的绣花功夫。实施退化草原治理1.2万亩、封山育林8000亩,针对性开展植被恢复和栖息地保护优化。曾经“秃头”的山坡,正重新泛起生命的绿意。
防火弦紧绷如战歌:筑牢森林安全生命线
祁连山气候干燥、沟壑纵横,防火是“全年无休的战役”。保护站坚持“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织就立体防火网。
物防筑基,固若金汤。保护站投入资金购置大量防火物资,林区的防火通道如血脉延伸,确保重点林区“半小时响应”;8座物资库焕然一新,风力灭火机、高压细水雾等200余台(套)装备随时待命。“现在进山,每隔几百米就能看到防火标识,心里踏实多了。”牧民扎西说。
人防提效,潜移默化。开展“防火宣传进万家”活动,宣讲队不辞辛劳,翻山越岭,将防火知识编成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向牧民发放“防火宣传册”,册上印着醒目的警示语和紧急联系电话;在定居点设立“防火宣传点”,借递杯热水、充会儿电的短暂间隙,便将防火故事娓娓道来,深入人心。五年来,群众主动上报火险隐患21起,防火知晓率从85%攀升至98%,真正实现“防火于未燃”。
联防聚力,众志成城。保护站与辖区乡镇、周边保护站携手建立“信息共享、联合巡查、应急联动”机制,每年定期开展联合实战演练;30人半专业扑火队24小时备勤,风雪无阻。2021年,雷击引发零星火情,联防机制迅速响应,消防、管护员、群众齐心协力,仅用2小时便成功控制火势,未损一草一木。

青山答卷写忠诚 林海放歌颂担当
五载耕耘,硕果盈枝:累计恢复退化草原1.2万亩,雪豹、豺等珍稀动物活动频次增长40%,森林草原防火零火情……这些机械数字背后,是党支部堡垒作用的彰显,是科技赋能的突破,更是护林人“以林海为家、以保护为命”的赤诚。
站在“十四五”收官的历史节点,祁连自然保护站持续深化“党建红+生态绿”融合发展模式。当第一缕晨曦掠过雪峰,护林员的身影又出现在蜿蜒的山路上——他们以脚步为尺,丈量着肩上的责任;以科技为翼,守护着未来的希望,让祁连山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绽放出更加璀璨夺目的绿色光芒。
- 2025-11-19国网庆阳供电公司强化冬季安全管控
- 2025-11-19国网庆阳供电公司:告别“煤烟味”拥抱“清洁暖”
- 2025-11-19国网庆阳供电公司:三链协同强监督 数智融合助发展
- 2025-11-19华亭:“石榴花开”绽放民族团结进步时代风采
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
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