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武威 揭开西夏王朝的神秘面纱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张振国
公元1038年,由北方游牧民族党项族建立的西夏王朝在西北崛起,历经两百年风雨后神秘消失。大夏开国,凉为辅郡。作为西夏辅郡(陪都)的西凉府(今武威)经济发达,文化昌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当地发现的西夏文物不仅数量众多,且具有鲜明地域和民族特征。其中西夏碑、泥活字版西夏文佛经、木缘塔、金碗、银锭等都是国内所藏西夏文物中绝无仅有。武威市西夏博物馆丰富而珍贵的西夏文物承载着历史,为我们揭开西夏王朝神秘面纱。成为研究西夏文化的重要窗口,为传承和弘扬历史文化发挥重要作用。

走进武威市西夏博物馆,那些文物不再是简单的陈列,而是一个个等待解读的密码,轻声诉说着西夏王朝那段神秘而辉煌的往事。
每一件文物都跨越千年,带来西夏王朝的缕缕信息。从西夏瓷器到西夏碑,这些文物不仅是研究西夏历史文化的的珍贵资料,也集中反映了西夏时期武威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历史概貌。

西夏铜火炮
西夏铜火炮,长100厘米,重108.5公斤,由前膛、药室和尾銎三部分组成。铜火炮虽然造型简单,制作粗糙,但它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金属管形火器,为我们研究古代火炮的起源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简称:西夏碑)
西夏碑高2.6米,宽0.90米,厚0.30米,两面撰文。碑文记述了当时重修凉州护国寺及感通塔的缘起和经过,以及神灵感应故事,内容涉及广泛。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内容最丰富,收录西夏文字最多的西夏碑刻,具有重大历史研究价值。

西夏木缘塔
木缘塔为西夏葬具,在西夏墓葬中第一次发现。该木缘塔通高76厘米。塔分塔座、塔身、塔顶和塔刹四部分,塔呈四级八角形,饰红色,塔身由八块木板合成,整个塔身表面涂蓝色。四周书写梵文咒语,这是西夏大力推崇佛教的历史见证,为研究西夏的葬俗文化以及佛教艺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褐釉剔刻牡丹纹瓷罐
走进武威市西夏博物馆,推开历史之门,西夏文明的光芒依然璀璨,让我们一起探寻那段神秘而辉煌的历史。

西夏文泥活字版《维摩诘所说经》
(武威市西夏博物馆供图)
- 2025-06-18民勤:智慧农业破解节水增产密码
- 2025-06-18敦煌市黄渠镇:“金瓜”初长孕育致富新希望
- 2025-06-18为绿色而歌——平川区实施“生态美区”战略深入推进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扫描
- 2025-06-18永昌公安:“背包警务”服务群众“零距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