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财经频道 >> 省内经济

加快两山生态建设步伐 筑牢金城生态安全屏障持续推动黄河兰州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1-05-17 16:48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田洋

  • 兰州市南北两山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现状

  新中国成立前,兰州民间有“皋兰山上一棵树,白塔山上七棵树”之说。让广袤的荒山秃岭批上绿装,从根本上改善兰州地区生态环境,成为几代兰州人民共同的夙愿。上世纪50年代,每年组织机关干部群众背冰上山植树造林;1983年省委提出“全省绿化看兰州,兰州绿化看南北两山”的号召,300多家党政军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承包绿化两山。至1999年,已累计造林14万亩,成活各种树木3200多万株;2000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抢抓西部大开发机遇,实施完成了总投资达6.6亿元、建设任务为33万亩的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工程。2003年后又相继完成了15万亩的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工程、三北四期工程,使两山林地总面积达到了62万亩。经过70多年的持续绿化建设,南北两山完成了从荒山至彩山的完美“蝶变”,形成了完善的人工生态体系、基础设施体系、生态文化体系、管理管护体系。据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显示,2019年南北两山生态服务价值为76.74亿元,为1999年4.6亿元的16.68倍。

  • 市两山指挥部持续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关系着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以及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指示精神,市南北两山绿化工程指挥部将紧扣“12345”总体思路,继续加大生态建设力度,紧密结合“做美黄河之滨、打造精致兰州”的总目标,立足南北两山现有绿化成果,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速基础设施优化完善,加大景观提升改造力度,提升黄河核心段面山景观,推进景区、游园建设,提升“省门第一道”景观效果,扮靓城市出口,打造城市生态背景墙,持续推动两山生态建设提质增效、提档升级,确保“十四五”各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为现代化中心城市建设增绿添彩、为黄河流域兰州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两山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一)围绕做绿做美黄河之滨,全面提升南北两山生态品质

  紧密围绕“黄河之都、精致兰州”建设,依山就势造风景,添绿建景增特色,重点在黄河兰州段生态文明建设上做文章、求突破,全面提升整体景观成效,精心打造更多高品质生态产品,充分发挥两山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让市民共享两山绿化成果。一是做绿做美黄河之滨。围绕打造“黄河之滨也很美”这一城市名片,实施黄河兰州段核心段面山景观提升项目。以彩陶文化、黄河文化、丝路文化、国学文化为主题,在九州台景区建设4个特色文化主题景点,整体提升改造林地7万余平方米;实施罗九公路城关段薄弱区域提升、罗九公路沿线游园景观提升美化等项目,完成九州台朱镕基总理植树纪念林周边景观提升改造23438平方米,新建步道、景墙、景观花池等景观设施,有效促进黄河之滨生态景观增绿量、提品质、添色彩。二是加快建设森林公园。深入推进南北两山12大景区建设,组织实施安宁区大青山景区远景山区域绿化提升改造(三期)项目,绿化治理面积1.6万平方米;完成安宁区大青山主题景点建设年度任务;组织实施大砂沟实验林场登山步道及景观提升项目,绿化治理面积2500平方米;实施关九公路建设项目,修建关山沟口至九州台山顶约8000米水泥混凝土路面。通过提升改造,不断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以推进城市森林公园建设奏响惠民曲。三是扮靓城市对外“窗口”。围绕打造生态廊道、绿色通道,实施皋兰段、大砂沟实验林场15处7.2万平方米面山陡坡治理项目,做好28.2万平方米已治理陡坡的抚育管护任务;推进省门第一道”绿化景观提升,绿化治理40处,治理面积639亩。围绕城区面山、主要通道沿线等重点区域组织实施景观提升、三北退化林修复及干旱造林区改造实验项目,生态治理及修复面积4751亩;组织实施陡坡四翅滨藜种植试验3840平方米、城关区小沟面山及响水沟绿化提升、绿博园军区绿化基地改造提升项目,不断推进城市廊道增彩添色,积极展示良好对外形象。

  (二)全面巩固提升生态建设成果,守护金城“绿肺”

  坚持生态景观提质增效和现有绿化成果保护“两手抓、两不误”,既扩“增量”也守“存量”,不断巩固拓展绿色空间,切实筑牢生态屏障,以绿化成果保护的成效促进高质量发展。一是抓好林地管理管护。加强南北两山62万亩林地的抚育管护,压实“属地化”管护责任,落实“精细化”管理措施,构建“长效化”体制机制,通过清淤复整、补植、森林抚育、加强管护等综合措施,确保两山林木保存率“上水”造林区达到80%以上,“三水”造林区南山区达到75%以上、北山区达到70%以上。实施森林抚育项目7000亩建设任务,完成天保工程年度建设任务,加强绿化薄弱地段提升改造,进一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二是全面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应对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的难题,稳步推进水利管网、泵站泵房等水利设施的维修改造,实施重点水利项目,加强日常运行管护,进一步健全水利工程管理体系,以基础设施的完善保障高质量发展。三是加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强化安全规范管理意识,加大对泵站运行、焊接管道施工安全、灌溉安全的督促检查,及时清除安全隐患。加强对水利管网、泵站机电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规范操作使用,延长工程运行寿命,做好防冻、防盗工作,确保水利工程安全高效运行。保质保量完成绿化灌溉面积23.4万亩,完成率达到98%以上;灌溉水量2400万立方米,灌溉合格率达到92%以上。四是开展“喷灌降尘”工作。严格按照2021年度全市大气污染防治方案要求,逐级靠实责任,强化督查落实,结合天气状况和重要节点,适时组织开展“喷灌降尘”,打赢蓝天保卫战。

  (三)全面筑牢发展安全基石,筑牢林区“防火墙”、“安全网”

  始终把森林资源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增强防范化解风险意识,坚守生态安全的政治红线,筑牢林区“防火墙”“安全网”,助力平安兰州建设,以林区环境的安全夯实高质量发展。一是狠抓森林防火工作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方针,压紧压实森林防火责任,扎实做好隐患排查、火源防控、值班值守、应急准备等各项工作,完善区域联防机制,加强消防中队、半专业扑火队伍建设管理,提高应急处置和火灾扑救能力,确保全年不发生较大以上森林火灾,一般火灾受害面积累计不超过0.6‰控制指标。在冬灌结束后,及时清除林缘区的枯枝荒草,开设防火隔离带。二是做好有害生物防治。依托林业管理站和重点绿化承包单位,做好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年度工作,完成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面积18000亩,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4.4‰以内,无公害防治率达到92%以上。加大对苹果蠹蛾的疫情监测和化学防治工作,开展松材线虫病虫检测,确保两山林木安全。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张掖在第六届甘肃戏剧红梅奖大赛中喜获佳绩(图) 张掖在第六届甘肃戏剧红梅奖大赛中喜获佳绩(图)
  • 【百年风华 奋进甘肃】100条金句回顾党史100年系列海报(八) 【百年风华 奋进甘肃】100条金句回顾党史100年系列海报(八)
  • 【厚道甘肃 地道甘味】瓜州枸杞  美味红果果 致富金豆豆 【厚道甘肃 地道甘味】瓜州枸杞 美味红果果 致富金豆豆
  • 宝塔山上悟使命 梁家河村话初心 ——甘肃网信系统党员干部赴延安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侧记 宝塔山上悟使命 梁家河村话初心 ——甘肃网信系统党员干部赴延安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侧记
  • 湖北恩施州文化旅游(甘肃)推介会走进兰州 邀您共赏诗与远方 湖北恩施州文化旅游(甘肃)推介会走进兰州 邀您共赏诗与远方
  • 19厘米的长城工牌 揭开河西走廊明长城修筑之谜 19厘米的长城工牌 揭开河西走廊明长城修筑之谜
  • 金城兰州:黄河儿女唱响黄河 深情献礼建党百年 金城兰州:黄河儿女唱响黄河 深情献礼建党百年
  • 【治理创新 共建共享】兰州白银路街道:走心服务更暖心 老爸老妈的智趣时代直击痛点寻出路 【治理创新 共建共享】兰州白银路街道:走心服务更暖心 老爸老妈的智趣时代直击痛点寻出路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张掖在第六届甘肃戏剧红梅奖大赛中喜获
2   甘肃律协举办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培训班
3   甘肃省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工作培训班在
4   “2021全国百家重点网络媒体记者重庆行
5   甘肃敦煌:大漠晨光景如画
6   塬边坡地孕新机
7   临泽板桥镇:党史教育见实效 产业发展
8   临泽蓼泉镇:春茬蔬菜喜丰收
9   敦煌:土地流转“转活”戈壁设施农业
10   民乐: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11   临泽平川镇:小辣椒鼓足农民“钱袋子”
12   崇信:种植羊肚菌走上致富路
13   临泽:22项特色文体活动让党史学习教育
14   金塔:端稳就业“饭碗” 托起民生幸福
15   靖远:23.8万亩文冠果茶开采上市
分享到